廣播

「在杳去的浩瀚司法荒煙裡,過去有多少人曾是林泰治、柯芳澤、張國隆,或是華定國,而他們從來不曾被發現過?沒被發現的這群人,是還在暗夜裡繼續飲泣,還是已在司法汪洋裡滅頂,成了孤魂?」

順著脈絡,這番感觸不禁盤據在心頭:身陷司法汪洋,還沒被發現的人,過得好嗎?還健在嗎?89年1月24日,鹿港傳出一聲槍響。竟然有人打官司打到最後一槍結束自己的性命,並且留下遣書,抗議司法。《鹿港幽魂》的司法故事,則是駭人聽聞。因為,這件司法個案中,我舉出法院的公文書證明:司法害死人!台灣司法問題的嚴重,再一次呈現在《鹿港幽 魂》這個故事裡。

西雅圖的咖啡飄香、水陸兩用的水鴨車,去過這個城市的人,無不留下揮之不去的記憶及綿綿的愛。但是這個充滿咖啡文化氣息的地方,卻曾留下令人敬佩的「為咖啡勇敢」的故事!西雅圖人哪個不愛拿鐵?聽到政府要徵咖啡稅時,對西雅圖市民而言無非投下了一顆震撼彈!和當年英國對尚是殖民地的新英格蘭開徵茶葉稅一樣,是不平等的待遇。素有「咖啡首都」、「拿鐵樂園」之稱的美國西雅圖曾經就咖啡稅舉行公投,結果以68%壓倒性反對以濃縮咖啡Espresso為基底的特調咖啡加徵的奢侈稅,西雅圖近七十四萬人口計算,超過四十八萬人口認為咖啡絕非奢侈品,而是每天生活必須品。

陳振瑋律師質疑,若銀行「有簽合約就不算詐欺」的主張可以成立,那麼銀行就是金管會底下「有牌」的詐騙集團,而金管會現在還在當詐騙集團的門神!

簽名欄用印「違金融實務」法院不查。

律師蔡富強指出,富邦銀行理專利用跟曾定郎對保的時候,拿曾定郎FA公司的印章「偷蓋」在自己事先預備的公司財報上,以此作為認定FA公司符合金融法規「專業投資人」的基礎。然而,在signing bar(簽名欄),依據國際金融實務經驗,都是簽名,沒有華人世界所謂的「蓋章」,更不會拿公司印章蓋。

金管會怠惰,TRF受害人錯失關鍵證據,「台灣號稱最賺錢的銀行,竟然用這種方式對我們!」曾定郎指出,他從103年起,多次向金管會陳情,但金管會遲至107年才回函說明,金管會早在105年9月就認定本案富邦銀行「自編財務報表」,對FA公司財務資料「未盡審核之責」顯有缺失,裁罰富邦銀行600萬元。

政府與金管會的諸君們是否應該學學波蘭政府,協助這群受傷慘重的中小企業主與銀行協商,重建台灣金融秩序,恢復客戶與銀行的信任感! 銀行偽造財報,客戶虧4千萬敗訴,TRF受害人轟:司法根本沒改革!

富邦銀行理專被控偽造客戶財報,客戶因此虧4千萬元。立委陳椒華TRF受害聯盟成員,在立法院舉行「司法不應再沉睡!」記者會。TRF受害聯盟總召賴昇濱指出,金管會對衍生性金融商品TRF監理失職,管理鬆散,導致金融秩序敗壞,受害民眾「求助無門」!

更誇張的是,銀行以機密為由,只給客戶看,不能留檔。即使金管會跟銀行要,銀行都以機密文件來推託。賴昇濱說「金管會明明知道有權利金這種東西,卻沒有強力要求銀行給我們。」

受害企業血淚控訴四:銀行一條龍服務不當銷售TRF,「根據金管會一四年五月一日的函文規定,銀行是TRF的仲介機構,本應充分揭露金融商品資訊,但銀行利用資訊不對等關係,隱匿上手銀行給的權利金,侵占應歸屬客戶的資金,涉及『詐欺』行為。」

受害企業血淚控訴一:客戶沒簽合約,官司打八年卻還輸,同樣的悲劇,換到台灣TRF受害者身上。一名從事化學品貿易的台商曾定郎,於103年十月接到一通銀行理專招攬TRF業務的電話,宣稱第一年報酬高達10.88%,他僅在電話上口頭答應,兩週後寄來的交易確認書卻變成風險無限大的產品,他堅持不簽、拒買,卻被這家銀行告他不履約,纏訟八年。

有受害者檢附第三公正單位的筆跡鑑定,證明銀行在交易授權書上的客戶簽名是偽造的,但金管會卻回覆「涉及事實認定,本會為行政機關,尚無刑事偵查權限」,而這類銀行偽造客戶簽名的案例不只一例,金管會並沒有對此積極處理。

銀行餵TRF毒害中小企業,政府為何袖手旁觀?104年,台灣爆發一場前所未有的中小企業金融風暴,有高達8900多家中小企業受害,虧損總金額高達上兆新台幣。他們在銀行的半強迫下,買了衍生性金融商品TRF,一夕之間,他們從數十億身家變成家破人亡,有的關廠避走他鄉,有的自殺收場,有的留下來跟金控財團對抗。

富邦銀行理專被控偽造客戶財報,客戶因此虧4千萬元。TRF受害聯盟總召賴昇濱指出,金管會對衍生性金融商品TRF監理失職,管理鬆散,導致金融秩序敗壞,受害民眾「求助無門」!

跟富邦銀行打了十年官司的TRF受害者 強調,他從來沒有同意富邦銀行,做任何一筆TRF交易,但平白無故損失4000多萬元。他痛批「司法根本沒改革!」中小企業主一輩子打拼的錢被銀行侵吞,蔡英文總統不改革司法和金融亂象,要如何團結台灣? TRF受害者聯盟控訴,人民幣TRF讓他們慘賠數百億,歷經5年不斷向政府的各部會陳情,但得不到真相的釐清。

以突兀的姿態捲入一場司法鬧劇,前立委吳明敏親身見證了這個時代的荒謬。民間的綠逗之友會,針對涉嫌濫權起訴的檢察官,發起「破繭(檢)行動」。第一波由此案登場,他自訴告三名調查員偽造文書、教唆犯罪,後續還將提出民事求償一千萬元。

吳前立委被控關說案,歷經四年多,三審無罪確定,期間所經歷的憂鬱與沮喪,讓人心痛!閱覽過他所著的「獵巫時代」,可深刻感受其因檢調的不實指控,造成其聲譽與人格受到不可抹滅的傷痛,尤其是八十幾歲的母親,還得承受無妄的壓力與恐懼,更令人不捨!試想一位大學教授、卸任的立委,都會遭到偏頗的司法對待,無力的庶民百姓在面對司法衙門時,肯定有更多的無奈和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