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播

受到全球不穩定因子影響,各國相繼出現通膨和物價波動的問題,也讓普通受薪階級大喊吃不消。新加坡政府宣布撥出15億新幣(約新台幣336億元)的特別經費,作為補貼民眾生活費、交通出行津貼之用,預計有250萬成年居民能受益,平均每人能拿到500元新加坡幣(約新台幣11,393元)的補貼,替民眾稍微減輕通膨和高物價帶來的壓力。無獨有偶,近期加州從今年980億元預算盈餘中,撥出95億元作為中產階級退稅基金,協助加州人度過目前嚴重的通貨膨漲。在許多民主國家,超徵還民是理所當然、天經地義,正所謂「取之於民還之於民」。

財政部呼籲律師當「遺產管理人」是推廣做功德?還是坑人陷阱?我國「遺產管理人」法規嚴苛,依據《遺產及贈與稅法》第6條規定,當繼承發生後,無遺囑執行人和繼承人時,納稅義務人即為依法選定之「遺產管理人」。因此,依據稅法規定,一旦同意法院選定擔任遺產管理人,就直接「公親變事主」,成為納稅義務人。過去就曾經有律師受法院指定擔任遺產管理人,事後卻因為稅局事後發現因繼承人其他刻意隱藏而未申報之遺產,使該律師慘遭國稅局發單要求補稅及處罰。

我們從105年至110年期間,財政部所發布之新聞稿來看,總計財政部共超徵逾8000億元,但國債卻從5兆4687億攀升到5兆8098億,短短5年國債又迅速增加3400億,而期間超徵的8千億稅金根本就沒有確實用來還債減少舉債,事實是超徵8千億已花完,又再借3400千億,短短五年多花了人民1兆1400億,財政部的財政管理簡直是爛到爆炸了,人民還可以坐視不管嗎?立委還可以悶不吭聲嗎?

民眾黨立委邱臣遠、蔡壁如與張其祿召開記者會,指出政府「歲出創新高,政府債務愈還愈多」,邱臣遠表示,根據112年總預算總說明,統計至111年6月為止,政府有給付責任的非營業基金潛藏債務高達15.39兆,若將公債與潛藏債務合併計算,國民平均每人負債將突破100萬元,不只「債留子孫」,可以說根本是「債留曾孫」。

國有財產署官員表示,因應社會經濟型態變化,繼承人拋棄繼承有漸多趨勢,遺產管理人職務多涉及法律、商業、地政專業領域及相關訴訟程序,希望具有相當法律、財務、地政專業知識及能力之律師、會計師及地政士等人士,能投入此項公益職務。呼籲專業人士擔任「遺產管理人」,以協助處理無人繼承的遺產稅案件。

《從那天起 我們開始哭泣》首映會,蘇炳坤表示,他的人生因為這個冤案都廢掉了,還好有法官出面為他主持公道。現為最高法院法官的周盈文在放映後座談會發言表示,他是再審案的審判長,深知蘇炳坤和家屬30多年來的委屈與不滿,當初合議庭除了准許再審、改判無罪外,在受命法官林孟皇提議下,開放媒體進入法庭拍攝宣判畫面,讓全國民眾都知道蘇是清白的。

傷害性不大侮辱性極強!有女子買了1間大樓裡的小套房,這陣子收到地價稅的帳單後,大約需繳納幾百元,便前往附近超商繳費,然而,此時一旁有位阿伯卻突然對她說「妳買寵物籠啊!怎麼麼便宜」,她聽完後有些生氣,便看了阿伯堆在超商桌上的繳費帳單金額約3萬多元後,只好默默離開大嘆「無法反駁」。「人生好不公平啊!拚死拚活被別人說買寵物籠」。

接下來的劇情就像中國導演張藝謀的名作《秋菊打官司》,林挺泰決定「告官」,他告勞保局,請求補他每月3,000元,共5萬4,000元。一審敗訴,他不服,上訴被駁回,一路告到最高行政法院,從澎湖、高雄告到台北。他沒花錢請律師,不諳電腦的他耗1個半月才打完狀子。到最高行政法院時,「他們講了一大堆法律語言,我聽不懂,最後一句話我聽懂了,他們說,不會有結果。」

林挺泰接著得意起來:「我就死心了嗎?絕對不可能!我就走上街頭!」那氣勢,宛若連身旁都響起敲鑼打鼓的伴奏。

原本沒人覺得有什麼不對勁,法律就是這樣規定的。107年7月,一起熱騰騰新出爐的大法官釋憲,在法界引起好奇,案主是遠在澎湖的一位老先生,爭執的金額竟才新台幣5萬多元。我國至今不過七百多條釋憲案,宣告違憲的機率跟中樂透差不多。

老先生居然贏了,連司法院長許宗力都忍不住打聽,是誰替老先生寫的釋憲聲請書?想不到執筆者也異常低調,連司法院長都打聽不到。一開始,甚至沒人知道老先生是否還活著,聲請書是3年前所寫。

「221102_喊冤無人理、隔半世紀終翻案!兩男因冤獄獲5億巨額賠償,美國司法制度哪裡出了問題」報導,點出向來標榜民主的美國竟也會出現烏龍冤案,甚至還是被少數違法官員栽贓抹黑!

故事是50、60年代,美國重要的黑人民權領袖Malcolm X 遇刺身亡,被警方當成兇手的阿濟茲,火速遭到定罪,一關就是20年,一直到2021年法院才終於還他清白,今年10月30日,紐約當局證實同意支付,總計3600萬美元,相當於11.6億台幣,平分給阿濟茲以及另一名冤獄受害者伊斯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