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稅追追追

《法稅追追追》台灣雖然已解嚴 實際上威權餘毒換個方式存在

司法是正義最後一道防線,當人民遭受不公不義的對待時,只有司法能為人民主持公道,但如果連司法都救濟無門,甚至造成冤案,那人民該怎麼辦呢?

韓國電影《7號房的禮物》,講述有智能障礙的父親蒙受不白之冤而入獄,相依唯命的女兒長大後成為律師,在法庭上為父親洗刷冤屈、成功平反的故事。這部片是由1972年真實案件「春川強姦殺人造作事件」所改編,主角原型鄭原涉遭嚴刑逼供認罪並服刑15年。2007年申請重審,最後春川法院宣判無罪,法官在宣讀判決時向他低頭致歉,可惜的是,直至2021年3月鄭原涉享年87歲離世前仍尚未獲得政府任何賠償。

台灣近幾年來也有好幾個冤案獲得平反,如江國慶案、蘇建和案、徐自強案、鄭性澤案、謝志宏案等,其中江國慶已於案發隔年遭槍決冤死,其他幾例冤獄15年~21年不等,案件雖已平反,但他們的人生在案發遭逮捕時,早已毀於一夕之間,他們的生命、名譽及家人遭受無止盡的社會譴責,再多的錢也償還不了的。筆者發現台灣解嚴之後,仍然陸陸續續有冤錯假案不斷持續在發生,這代表的是,台灣雖然表面上已解嚴,實際上威權餘毒只是換個方式存在?

Undefined

《法稅追追追》孝心不敵稅制之亂 李泳賢稅案好冤

李泳賢孝心不敵奢侈稅之亂,好冤!張盛和頒布充滿陷阱的奢侈稅雖已退仍,有近兩萬多深受其害的稅災戶遭強制執行,深陷苦難之中。

109年底民間舉辦《21世紀國家人權重大迫害案件網路票選活動》,名列網路票選活動第九的李泳賢案,就是因為奢侈稅之亂無辜變成受災戶的典型案例;當初因一片孝心而未變更戶籍的舉動,竟因此誤踩奢侈稅地雷,成為逃漏稅開罰對象!政府在100年因為房價過高,頒布了奢侈稅,原意是要打擊投資炒作的投資客,但因法規不完備,卻殃及無辜的平民老百姓。

李泳賢100年8月用660萬元首購自用住宅,因手頭吃緊難以負擔龐大貸款,在101年4月忍痛售出,成交價670萬,被國稅局認定未主動申報奢侈稅,連補帶罰開單216萬元。據李泳賢表示,沒有主動申報奢侈稅,是因為他以為有居住事實,就不用申報奢侈稅;卻沒想到,只因未將戶籍遷入新屋,就被認定是非自用住宅,應申報而未申報奢侈稅,後續打訴願、行政訴訟都敗訴。李泳賢因自己是獨子,為了不讓居住在老家的年邁父母誤以為被棄而傷心,才將戶口留在老家,沒遷至新屋,但他確實有居住事實(有水電費用證明),沒想到卻因此慘被短命奢侈稅掃到尾。

Undefined

《法稅追追追》「假賊重罰?真賊縱放?」混亂的判決,混淆人心

根據2021年中正大學的調查,人民對法官的信任度僅26.7%,司法不被人民信賴其來有自。

以2880元的加菜金,就被判四年半退休金減半的例子來說,花東防衛指揮部前少將參謀長「韓豫平」,被控挪用演習加菜金招待軍眷計新台幣2880元,韓將軍執行長官授意卻被重判,韓豫平將軍向監察院陳情表示:「餐費結報,僅有建議之權,未有分文納入私人口袋,謀此不白之冤,一生清白付諸流水。」並表示纏訟多年、身心俱疲,希望能夠洗刷貪污之名,捍衛軍人尊嚴,然而這樣的司法判決,也引起國人譁然。

所幸經過花蓮高分檢發現有誤,因此決議再審。蔡總統也於4月22日,批示同意特赦前國軍少將韓豫平及士官張淯森,我們肯定總統體民冤苦也,感謝檢察官本於良心與證據發現錯誤,願意為民平冤,期望未來可以還韓將軍公道。但是如果一開始,檢察官本著良心及法律辦案,不要濫行起訴,就沒有其後法官審判的不公不義情事,

如果我們國家的法律真的這麼「矯枉過正」的嚴謹,這麼嚴格一絲不苟地要求公務員的所有行為,那麼相同的標準下,如果有公務人員竄改公文來盜賣人民的財產,按照上述的標準來說,恐怕就是唯一死刑了!但事實卻不是如此。太極門假案,2003年台北國稅局稅務員張淑梅及時任局長張盛和,竟用立可白塗改公文,以利盜賣民產,就是為了可以領取績效獎金,違法行徑與事證當庭被法官拆穿,且罪證確鑿。

Undefined

《法稅追追追》稅捐機關追稅不依法? 專利王簡永松遭稅暴力迫害 至死仍被追殺

「財政部的革命,我死後還有我兒子繼續,我兒子再死還有我孫子繼續!」曾受白色恐怖迫害入獄成為政治犯的簡永松,憑著自身努力研究創新,獲得國內外近五十件專利,是金融科技專利王,不料竟遭遇稅務迫害成為稅災戶,70多歲的他生前誓言,為堅持賦稅的公理正義拼搏到底,稅務冤案一拖數年,抵不過折磨離開人世,仍得不到政府還「公道」,他的誓言道盡了台灣人永遠等不到稅務有效救濟的心酸和悲哀。(這位勇敢的長者,為賦稅人權契而不捨,死而不已,讓人掬一把同情之淚,僅向這位法稅改革英雄深深一鞠躬)

由臺灣財經刑法研究學會等民間團體所舉辦的「21世紀國家人權重大迫害案件—你最想知道的真相是什麼?」網路票選活動,票選結果,簡永松案名列第5名,其遺孀鍾女士接手先生法稅改革遺志現身控訴不公不義的稅暴力迫害。

簡永松原本有一家公司,從(民國)89年起就完全沒有營業,會計師已經簽帳證明無經營價值,他將舊公司以代理的經營權作價入股另一新公司。雖然政府規定有優惠條款,以無形資產如技術或專利權作價時股票可以先不課扣稅,應等股票賣了認列收益之後方可課徵所得稅。沒想到即使早已過了稅捐稽徵法第21條五年和七年的核課期間,稅務機關竟然用93年已經廢除的「無形資產作價條例」的解釋函令,對已經解散清算的舊公司開單追稅7千多萬!

Undefined

《法稅追追追》至聖先師淪為稅災戶?!救命錢慘遭強制執行

根據法務部行政執行署統計,民國109年欠稅欠費強制執行案件新收件數高達14,310,431件!平均全台有超過半數人民都面臨被強制執行的問題。到底是台灣人愛欠錢還是政府愛課稅?其中有多少暗黑違法?補習班老師吳沛純只是買補習班沒買成,竟因此背負起逃漏稅的污名!遭國稅局糾纏二十多年,最後身心崩潰患有多種疾病,甚至連罹癌醫治的「救命錢」,都被國稅局強行執行、扣走,稅災纏身!如此駭人聽聞的案件,被百萬網友票選國家人權迫害案件的第六名。

吳沛純原本是一家補習班主任,86年老闆收完了學生的補習費之後,想倒閉關門。她不忍心即將考試的學生沒人照顧,所以想接手經營;然而,補習班的經營權並沒有移轉,老闆並在同年的7月註銷了補習班之立案。

結果,國稅局居然僅憑一張她與老闆的買賣契約,直接認定她就是補習班的負責人。完全沒有證據可以證明當時補習班的買賣成立,她被追討補習班所積欠的159萬欠稅款。 不服國稅局的恣意認定,吳沛純依循救濟管道提起行政訴訟。她在人稱敗訴法院的行政訴訟中,好不容易打贏了官司。然而,國稅局卻還是一再重新開出稅單,縱使吳沛純一再勝訴,卻一點用處也沒有。一而再、再而三的稅單轟炸,將她逼到絕境、救濟無門!打了二十多年的官司,到頭來不僅全然徒勞無功,也把自己搞到身心俱疲,大好的青春與人生,就葬送在永無止盡的行政訴訟與萬年稅單中。

Undefined

《法稅追追追》史上最倒楣公益律師黃文皇 管理人慘遭國稅局追稅上億

黃文皇曾在建國百年「十大賦稅人權新聞」中,被六萬七千多名網友票選為「史上最倒楣公益律師:背了一億一千兩百萬元稅單的黃文皇律師」。黃文皇表示,案子發生後,經常壓力大到呼吸都有困難,甚至長達六個月,每天僅能靠安眠藥勉強入睡,經常半夜就會醒來,想要從樓上跳樓輕生,但因想到孩子年幼而作罷!(國稅局將一位公益律師逼上絕路,到底良心在哪裡?)

2008年7月,黃文皇接了律師生涯的第一個公益案件。台中律師公會詢問他是否願意擔任台中地方法院指定之遺產管理人,會務人員表示該案已經詢問過幾位律師都遭到婉拒。黃文皇表示,雖然知道此類無人繼承案件,不僅需要付出時間,代墊管理費用,而且代墊管理費用通常也拿不回來,所以一般律師承接意願不高,但他當時仍基於服公益之心態,答應接受台中地方法院指定為遺產管理人。孰料,這竟是惡夢的開始。

被繼承人張宏基於2007年過世後,因為遺產繼承人通通拋棄繼承。中區國稅局將案子提到台中地方法院,法院隨即指派公益律師黃文皇為張宏基的遺產管理人。後來黃文皇依照程序處理,還先墊了新台幣3000多元,根據他查到的資料,張宏基名下只剩四個帳戶,合計只有926元。

Undefined

《法稅追追追》NG法稅 王子也能變青蛙

以下三位主角長得一表人才又才華洋溢,可以說是女孩們心中的王子,但當王子跌入法稅黑坑,人生的景況實在令人無法想像。

台版《交響情人夢》留學奧地利的溫以仁曾是台灣指揮界的明日之星,媒體稱他「千秋王子」。未料在2009年一則惡意爆料他持假學歷的新聞「帥哥指揮家爆學歷造假」,將他的人生從天堂拉下地獄。

溫以仁因而失業、罹患憂鬱症、自殺,為了證明清白,他花了數百萬元打官司控告所有妨礙名譽的人,但這段期間妻子、小孩已經離開他。在訴訟過程,溫以仁表示「法官、檢察官開庭不看書狀,不調查證據,也不聽我講話。」而慘遭9次敗訴。

最後他自修法律,終於在第10次的訴訟,遇到肯認真審理的法官,調閱相關評審資料,證明公務員故意侵害到他的權益,導致媒體不實報導,因此判定國賠定讞,他足足花了7年才討回名譽。

Undefined

《法稅追追追》10億財產剩4千萬 96歲老婦為「稅」傾家蕩產

新北市96歲楊姓婦人,20多年前賣掉家族土地10億元,扣掉稅金後剩6億多元,楊婦用這筆錢買進NCD(無記名可轉讓定期存單),卻被國稅局認定她逃稅,被課贈與稅加罰金共5億6千萬元,10億元賣地款只剩4千萬!稅金加罰款總計高達9億多!楊姓老婦欲哭無淚,噩夢連連,為了尋求救濟管道,依照稅捐稽徵法,還必須先繳納半數才可暫停執行,楊婦費力的湊出數額和國稅局打官司,想不到這麼一纏訟,就過了19年! 

某位在美國執業的華人律師表示,在美國納稅人可選擇訴願或向法院訴訟方式解決,且聯邦稅務法院有些訴訟費用僅需60美元,相當於新台幣1800元。相較於美國,在台灣的楊婦卻得付出上億元才能取得與國稅局打官司的入場券,否則資產將遭強制執行。可惜的是,根據司法統計年報資料顯示,台灣行政訴訟案件人民平均的勝訴率只有約6%,付出上億代價、纏訟19年的她最終吃下敗訴並不令人意外;國稅局勝訴後,在2017年將全案移送行政執行署執行,執行署查出楊婦還有最後一筆「保單財產」解約金額共4千多萬元,準備在今年執行。楊婦原是一名國小老師,她老淚縱橫哭訴委屈表示,自己一生奉公守法,如今卻變成欠稅大戶,還遭到執行署時時追討,心理壓力很大。還常夢到公婆責怪,好好的一塊地竟被處理成欠稅大戶,造成楊婦夜夜難入眠。

Undefi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