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政院會今天(3日)拍板定案「投資台灣三大方案2.0」計畫,實施期間延長至2027年,除進一步聚焦「5+2產業創新」與「6大核心戰略產業」外,再新增「5大信賴產業」,「大健康產業」與服務業等,貸款額度從原本的新台幣3,600億元加碼至7,200億元;預估將於2025年下半年上路,期待未來再吸引新台幣1.2兆元投資,創造8萬個就業機會。
行政院長卓榮泰在行政院會,聽取經濟部「投資台灣三大方案成果及修正」報告後表示,自2019年起,在中美貿易戰背景下,政府推動「投資台灣三大方案1.0」,至今已吸引超過1,600家廠商,投資金額更提前達標超過新台幣2.5兆元,創造逾16萬個工作機會,成效非常顯著。如今「投資台灣三大方案2.0」計畫,實施期間將延長至2027年,期待未來再吸引新台幣1.2兆元投資,創造8萬個就業機會。
卓榮泰指出,根據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近日發布「2025年IMD世界競爭力年報」,台灣在全球名列第6,較2024年上升2個名次,其中「經濟表現」項目,進步最為顯著,台灣從2024年的26名躍升至第10名,成長幅度受到世人矚目,也顯示出近年來我國經貿政策的正確性與執行力道。
卓榮泰強調,面對美國關稅的新挑戰,總統賴清德提出5大策略,其中特別鼓勵擴大投資,協助產業「立足台灣,布局全球,加強美國,行銷全世界」。因此,本次「投資台灣三大方案2.0」將延長時間至2027年,並擴大適用至全球海外台商,以及外人投資企業,聚焦產業除「5+2產業創新」與「6大核心戰略產業」外,亦包括「5大信賴產業」、「大健康產業」及服務業等。此外,在調整產業轉型方面,政府除持續推動節能轉型外,更加強推動企業導入AI轉型,以因應全球支持廠商加速轉型,提供中小微企業更多協助。
經濟部投資促進司司長張銘斌表示,政府推動「投資台灣三大方案2.0」,涵蓋台商回流投資方案、根留台灣企業加速投資行動方案、中小企業加速投資行動方案,提供廠商「5缺盤點」、融資協助與行政加速窗口。
張銘斌指出,「投資台灣三大方案2.0」將貸款額度,由原本新台幣3,600億元提高至7,200億元。中小企業支付銀行委辦手續費率,由0.7%上調至1%,支付期限仍維持3年;而大企業支付銀行委辦手續費率,採階梯式補助,20億元以內0.7%、20億元至100億元0.5%,逾100億元0.3%。在人力配套方面,為引導企業加薪,未來企業聘僱本國員工投保薪資如達36,300元,移工比率提高10%,若聘僱本國員工投保薪資達38,200元,移工比率上限由40%增加至45%。【記者 黎明曉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