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揆視察公糧儲備 強化台灣安全韌性

行政院長卓榮泰今天(5日)前往雲林視察公糧儲備情形,肯定斗南農會締造推動產銷履歷制度、小地主大專業農制度、農業專區數量最高、農牧循環、食農教育納入學校午餐、有機米結合企業ESG計畫進入校園等六個全台第一,並與政府協力推動糧食產業升級,包括成立稻米集團產區,配合產銷履歷及友善耕作政策,與農友契作優質的稻米品種,進而推廣自有品牌,強化台灣糧食安全韌性。

卓院長強調,糧食安全就是國家安全,政府非常重視,因此特別在《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提出的4100億中,編列1,500億元用以強化國土安全韌性,並運用8億元強化糧食儲備與穩定緊急時期糧食供應,以導入更先進的AI科技系統,升級與改善糧倉管理,尤其部分糧倉為日治時期興建,應加速倉容設備的改善,使未來不僅能保存足夠的糧食數量,亦能延長糧食保存時間及提高保存品質。

針對外界提出為何不將上述特別條例所列事項納入年度計畫執行,卓院長解釋,年度計畫有許多政府常年必須推動的計畫,例如提升農民待遇,或因應颱風災損準備等,政府必須以多方位面向考量各項政策的執行,並因應國情情勢迅速變化進行調整,例如俄烏戰爭、中東戰爭,以及日本因極端氣候及近來地震預警發生稻米稀缺現象等。

卓院長指出,任何國家、任何地區都有可能突然發生緊急狀況,期盼在糧食安全層面上,獲得國會更多支持,讓政府在更短時間內全面、有效、積極、快速升級糧倉設備及數量,使糧倉管理AI化,同時也運用國家力量保存農民辛苦栽種的每一粒米,讓國人在最需要的時刻可以使用。【記者  黎明曉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