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播

「法律上的公平正義不只是最高法院牆上的標語,或許還是最鼓舞人心的理想。」路易斯•鮑威爾大法官(Lewis F. Powell, Jr.),闡述以法律實現公平正義,是人民對於執法人員的期待。

對多數人而言,踏進法院絕對不是件開心的事,而是希望面對社會上的紛擾與問題,能透過法院的判決,實現心中所認為的公平正義,作為具指標意義的最高法院更是如此。後段法律制度存在的目的之一,應該使正義的本質和可利用性相同,並不受經濟地位的影響。白話來說,鮑威爾大法官認為,法律制度的設計,應使每個人在面對不公不義時, 都有透過法律制度為自己平反的機會,而非僅屬於有錢人的特權。

賦稅人權也是普世價值,獎金是腐化人心的根源,不符合公平正義就應該刪除。官員處心積慮靠著獎金做事,還惡性的戕害人權,官員為了獎金,當了「保護人權」的抓粑仔,最大的受害者還是人民,奉勸政府不要因小失大,官員圖利害了百姓,但是戕害人權的名聲也遠播國際,毀了國家形象,變成了縱容抓粑仔,卻讓國家背負了國家沒有人權的壞下場。

監察院過去曾具有中央民意代表機關之地位,因此法律中賦予該院「質問」之國會質詢權,然而在1992年憲法增修條文修正公布後,監察院就已不具中央民意代表機關之地位,因此刪除「監察法」第17條,無異是縮減監察權;若冤案經由檢察官草率起訴,濫用公權力,來侵害人權,在冤案被平反以後,產生的冤獄賠償費用,完全由人民納稅錢支出,而對加害者的究責,不易達成。

「盜亦有道」,尚會留一條生路給人家,不會趕盡殺絕,然而人民繳稅供養的政府竟這樣對待人民。政府有責任「保障納稅人的權益」,趕快修改侵害人權的惡稅法,做到政府不傷害百姓稅務人權,心甘情願盡義務高興繳稅,而不是讓稅官下狠招強課稅,招惹民怨還領獎金,這不是讓百姓恨得牙癢癢的嗎!怎麼會支持這樣的政府呢!

依據近年來的實際的調查案件顯示,監察院似乎無法責成法務部長官執行監察院所提的糾正案,過去所提懲處案件國經濟學人智庫年度重磅報告《2021年民主指數》出爐,調查全球165個國家與2個地區(巴勒斯坦與香港)的民主政治狀況,台灣表現優異,不但以總得分8.99(滿分10分)被列入「完全民主」,而且高居第8名,還贏過澳洲、瑞士、荷蘭、加拿大、德國、南韓、日本等國!然而台灣官員還是抱著過去威權時代留下來的餘毒,讓法治與人權開民主的倒車。

也不勝枚舉,往往花費長時間調查,提出糾正報告送至法務部後,很多就不見下文了,報告所做的糾正結論被當成建議案,僅供參考,不必執行。因而一般社會大眾,都認為監察院是沒牙齒的老虎,虛張聲勢而已。

被百萬網友票選為國家人權迫害案件第二高票的「919竹北事件」,當事人黃姓志工媽媽,只是站在路邊安靜舉牌,卻遭大批警力包圍,甚至被當「現行犯」逮捕,帶回警局偵訊!還連夜移送地檢署,最後竟被裁定限制住居!尚未釐清事實,相關涉案警官不僅未遭懲處,還「火速升官」!黃媽媽只是在竹北路邊安靜舉牌,聲援太極門假案,沒想到竟遭重重警力包圍盤查,隨即帶回警局偵訊,直至凌晨才被地檢署釋放,因過度驚嚇導致血壓飆升,緊急送醫急救後,被診斷為急性壓力症候群。

監察院調查太極門案指出侯寬仁檢察官八大違法,認為檢察官嚴重侵害被告權益、函請法務部從嚴究責議處,但「法務部卻沒有處理」拖過了時效不了了之;監察院功能無法發揮,無疑是忽略百姓的人權,監察院是否能有效行使監察權,迫在眉睫。監察院本就被賦予必要時,對偵查案件有明顯問題的,都可以進行調查,這本是監察院職責所在。依據實際的調查案件顯示,監察院似乎無法責成法務部長官執行監察院所提的糾正案,往往花費長時間調查,提出糾正報告送至法務部後,結果是僅供參考,不必執行,因而監察院是沒牙齒的老虎,只能虛張聲勢而已。

漏洞百出的國稅局卻能肆無忌憚到處亂開稅單,造成了許多冤稅案,幾十年下來,對台灣有1431萬件欠稅欠費案貢獻了不少,也因此台灣人民的賦稅人權難以伸張,不知情的國外人士還以為台灣人這麼愛欠稅。這當中有許多太離譜的冤稅案,金額也被連課帶罰多了好幾倍,這都嚇死了歐美國家的百姓及官員,因為他們的罰額都只有10%~20%間,而台灣是論倍的罰,比地下錢莊的高利貸還狠。

知名的法稅專家葛克昌教授提到「全世界各國稅務員都受過法律訓練,只有台灣沒有」,聽了令人毛骨悚然,難怪台灣的稅務員開起稅單來更脫序,更是無法無天,也不用負任何法律責任。然而懂稅不懂法的「稅官」與懂法不懂稅的「法官」,在行政法院「官官」聯手,百姓只得到6.11%的勝訴率,但勝訴判決文被法官留下「另為適法處分」伏筆,讓國稅局可以重開稅單,讓百姓重新面對新的夢魘,實際上百姓是得到0%的勝訴率,這樣的政府還是民主法治的國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