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案難以平反 令人憂心忡忡

2025/09/01    文/王塵/副理

德國的稅務法庭的法官為例,每個法官都會計算稅額,因為他們以前不是稅務律師就是國稅局的高官,他們深諳稅法,實務經驗豐富。臺灣過度強調期別、資歷的升遷制度,儼然辛苦個十幾年,就可以拿到升官的門票。在這樣缺乏專業訓練配置的制度下,怎麼鼓勵年輕的法官學好、充實他的專業知識?如何能做好專業的稅務裁判?培養具有專業素養法官、成立專業稅務法庭,是臺灣解決日益高升的稅務爭訟的當務之急。

稅務行政救濟制度形同虛設,人民蒙受冤屈難以平反,且稅吏可一再重核,官司沒完沒了。國稅局開出的「萬年稅單」就是始作俑者,讓百姓陷於痛苦之深淵,永世不得超生。政府法令朝令夕改,不顧人民的權益,更違反信賴保護原則,政府應該好好檢討哪些是違法課稅的「冤案」,即刻撤銷違法稅單,而不是一味地「敗部復活」,追不到稅就一再延宕修法,禍延子孫。台灣與歐美的文化背景不同,歐美民主人權國家多是20%、30%的罰鍰,1倍以上的罰鍰已是很重的處罰了,台灣高達 2.5倍罰鍰恐怕是全世界最重的稅務處罰了!國稅局以判極刑的心態對付百姓,就是強奪百姓財產。

尊重生命全民運動大聯盟執行長蔣玉華表示,近年來因參與國際公約會議而意識到,民主政府若缺乏公民監督,亦可能侵害人民權利。在接觸太極門事件與平反1219行動聯盟後,面對太極門假案近30年的不正義真實在台上演,即使法院已判決無罪、無稅確定,土地卻仍遭違法強行拍賣,並收歸國有,至今未能全然平反,她對台灣感到憂心忡忡。

蔣玉華近日參與「消除一切形式種族歧視國際公約」第二階段審查會議後,對政府推動《反歧視法》、《數位中介服務法》及《仇恨言論專法》3部法案表達高度關切,認為可能導致濫訴、執法濫權,甚至侵蝕憲法保障的基本人權。其中,《反歧視法》草案中「歧視」定義模糊,舉證責任倒置,幾乎人人皆可提告,恐造成社會鬥爭文化。此外,法案將憲法第七條平等權由限制政府轉為要求人民,賦予政府擴權監控民間團體與私人機構之權力,違背民主精神。她呼籲立委與在野黨審慎思考法案後果,避免成為法律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