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科

人工智慧晶片龍頭輝達(NVIDIA)25日正式推出新一代邊緣運算平台Jetson AGX Thor,被譽為「機器人的新大腦」。系統搭載的GPU採用全新Blackwell設計,運算效能比前一代Orin提升七倍以上,能效表現也大幅改善,為即將來臨的通用機器人時代鋪路。

...

「蘋果地圖」(Apple Maps)(8月)7日已全面支援台灣地區自行車導航路。使用者能透過「蘋果地圖」,查看詳細自行車路線導航,其服務內容包涵自行車道以及自行車專用車道、友善自行車的道路,更能選擇避開山坡路線及查詢道路繁忙程度等功能。

「蘋果地圖」...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期望於2030年前在月球部署小型核分裂電力系統(fission power system),為長期載人任務提供穩定能源,並搶在中國與俄羅斯之前建立技術優勢。此計畫被視為太空主導權競爭的重要戰略行動。

據美媒取得的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內部指令,...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藉由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火箭,當地時間1日將4位太空人送上國際太空站(ISS),太空船於美東時間2日淩晨飛抵國際太空站並順利完成對接。

據外媒報導指出,當地時間1日上午11時42分,4位太空人所搭乘的「「乘龍號」(Crew...

2025年第66屆國際數學奧林匹競賽(International Mathematical Olympiad),7月中旬於澳洲昆士蘭州(Queensland)陽光海岸(Sunshine Coast)舉辦。共計630位學生參加,想要獲得金牌的僅有67人,約占11%。其中一面金牌是由Google...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與農業部水產試驗所於7月17日宣佈啟動「臺灣海洋基因體解碼計畫」,以「海洋10年臺灣100」為口號,希望在2030年前完成100種臺灣海洋生物基因體圖譜,這項計畫不但有助於守護海洋資源,也能幫助漁業管理和生物多樣性保育。令人振奮的是,研究團隊已透過基因解碼,...

邵廣昭研究團隊歷時二十年,完成了全球首部《魚大十八變:魚卵及仔稚魚多樣性圖鑑》。現在這套成果登上海洋委員會國家海洋研究院出版的《Marine Research(海洋探索)》第5卷第1期書介專欄,505種魚卵與仔稚魚從形態到基因全面曝光,每一頁都是科學與生物聯手的高能場景。

...

日前,結合美國、波蘭、印度與匈牙利四國太空人的「公理4號」(Axiom Mission 4,Ax-4)太空任務,所搭載的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乘龍號」(Crew Dragon)太空船已安全落入加州外海,圓滿完成為期20日的太空任務。

據外媒報導,...

根據最新刊登於《地球物理研究快報》(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的研究成果發表,近兩個世紀以來人類大規模興建水壩的行為,不僅使海平面產生變化,也在無形中改變了地球的重心分布,進而造成自轉軸的輕微漂移。此現象被稱作「真正極移」(True Polar Wander...

2025年夏季地球自轉出現罕見加速現象,科學家觀測到7月9日、7月22日與8月5日三天每日時間將略短於標準的24小時,縮短幅度介於1.3至1.51毫秒。專家指出,雖然這項變化對日常生活影響不大,但對於精密科技系統如衛星定位與國際通訊可能產生潛在效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