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科

由國立中山大學電機系洪子聖講座教授、國立清華大學電資學院徐碩鴻院長、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電機系蔡作敏教授及國研院台灣半導體研究中心張大強組長領軍的研究團隊,借助國立中山大學6G通訊與感測研究中心提供的先進設施,成功研發了多輸入多輸出(Multi-Input Multi-Output, MIMO...

國立中山大學光電工程學系講座教授兼研發長林宗賢研究團隊,開發全新「反向電致形變」技術,能在數分鐘內製造出面積大且穩定性高的藍相液晶單晶,大幅提升傳統光子晶體生長技術速度。

林宗賢表示,藍相液晶是一種特殊的軟性材料,具有三維光子晶體的特性,能夠反射特定波長的光線,在顯示技術、...

「紫金山-阿特拉斯彗星」(C/2023 A3)是近年最亮的彗星之一,也是少數能以肉眼觀看到的彗星,10月12日通過近地點,亮度超越預期,可達1等。隨著時間推移,仰角逐漸升高、亮度也逐漸削弱,10月20日前其亮度預期仍能維持在4等以上,在沒有光害的環境下,以雙筒望遠鏡要看到明亮的彗尾並不困難...

源自「哈雷彗星」(1P/Halley)的「獵戶座流星雨」將在10月20至21日前後達到極大,估計每小時天頂流星率(ZHR)約為20。

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指出,「獵戶座流星雨」是著名的「哈雷彗星」遺留在軌道上的塵埃與碎塊,受地球吸引墜入大氣層所產生,屬於中型流星雨,...

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國合會)與中美洲區域農牧保健組織(OIRSA)10月15日至16日在瓜地馬拉市合作舉辦「2024植物檢疫國際論壇」。該論壇旨在促進中美洲香蕉產業永續發展,並針對黃葉病防治策略進行深入交流。

第4型香蕉黃葉病(TR4)對全球香蕉產業帶來重大威脅。...

清華大學物理系、前瞻量子科技研究中心褚志崧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日前宣布,成功研發出全世界最小的量子電腦,僅使用一顆光子(Photon),這也是台灣研發出的第一套光學量子電腦。這項領先全球的突破發表在上個月的《物理評論》期刊(Physical Review Applied)。

...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當地時間14日(台北時間15日零時許)成功發射了「木衛二快艇」(Europa Clipper)探測器,其任務是探索木星的衛星「木衛二」(或稱歐羅巴,Europa),這顆冰封的衛星被認為可能隱藏著液態海洋,並有可能具備適合生命存在的條件。...

今年最大滿月出現在10月17日(四)19時26分。屆時月球視直徑將達33.7角分,與地球距離僅35萬7,367公里,不僅符合一般「超級月亮」的條件,而且比2月時的最小滿月大了約14%,整體亮度也增加30%。

臺北市立天文館指出,當天傍晚月球於17時13分升起,...

美國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於美國德州進行太空船「星艦」(Starship)第五次試射。升空後,發射台順利回收助推火箭,「星艦」其後濺落印度洋。由發射台收回助推火箭的回收方式,真的是前所未見!

據外媒報導指出,此次的試飛計畫是首度讓超重型助推火箭「回到」發射地。「星艦」...

2024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當地時間9日揭曉,美國生物化學家貝克(David Baker)、英國科學家哈薩比斯(Demis Hassabis)與瓊珀(John M. Jumper)三人共同獲此殊榮。今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3位專家,其貢獻是在蛋白質結構預測方面研究的突破性進展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