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科

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日前表示,到了2040年至少會生產出100億台人形機器人,屆時人形機器人的數量將可能超越人類人口數!

據外媒報導指出,馬斯克在沙烏地阿拉伯首都利雅德所舉行的第8屆「未來投資倡議」(Future Investment...

大約32.6億年前一顆碩大的隕石撞擊地球,引發規模巨大的災難,甚至超過了致使恐龍滅絕的撞擊事件。然而,最新研究指出,這場撞擊事件或許並非僅僅是一場破壞,反而可能促進了地球早期生命的發展,成為生命起源的一項重要助力。

該研究發表於《國家科學院學報》(Proceedings of...

中國大陸深藍航天董事長霍亮24日晚間6時,在大陸電商平台直播間展示太空船載人計劃,並推出2027年飛船載人旅行的預售票。此次僅售2張太空船預售票,定價人民幣150萬元(約新台幣676萬元)。預期下個月起深藍航天將釋出更多太空船票。

據悉,到太空旅遊乘客年齡需介於18歲至60歲間...

混合多種金屬元素的高熵合金奈米晶體已成為創新材料的明日之星,但科學家對不同元素的調配比例、如何均勻混合仍如瞎子摸象。清華大學化工系楊東翰副教授團隊創新研發出以「滴加法」來控制結晶體成長的技術,並建立全球第一個高熵合金奈米晶體資料庫,如同為成千上萬種組合的高熵材料訂出「雞尾酒指南」。有了它,...

數位發展部24日在臺東縣鹿野高台舉辦「高空通訊平臺測試與展示」,首度以臺灣國產國造的繫留型高空氣球建置近地高空通訊平臺,展示高空通訊平臺在災害發生後迅速恢復通訊的應用潛力,強化臺灣通訊應變韌性。

展示的高空通訊平臺可升空至800公尺的高度並穩定停留,...

由國立中山大學電機系洪子聖講座教授、國立清華大學電資學院徐碩鴻院長、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電機系蔡作敏教授及國研院台灣半導體研究中心張大強組長領軍的研究團隊,借助國立中山大學6G通訊與感測研究中心提供的先進設施,成功研發了多輸入多輸出(Multi-Input Multi-Output, MIMO...

國立中山大學光電工程學系講座教授兼研發長林宗賢研究團隊,開發全新「反向電致形變」技術,能在數分鐘內製造出面積大且穩定性高的藍相液晶單晶,大幅提升傳統光子晶體生長技術速度。

林宗賢表示,藍相液晶是一種特殊的軟性材料,具有三維光子晶體的特性,能夠反射特定波長的光線,在顯示技術、...

「紫金山-阿特拉斯彗星」(C/2023 A3)是近年最亮的彗星之一,也是少數能以肉眼觀看到的彗星,10月12日通過近地點,亮度超越預期,可達1等。隨著時間推移,仰角逐漸升高、亮度也逐漸削弱,10月20日前其亮度預期仍能維持在4等以上,在沒有光害的環境下,以雙筒望遠鏡要看到明亮的彗尾並不困難...

源自「哈雷彗星」(1P/Halley)的「獵戶座流星雨」將在10月20至21日前後達到極大,估計每小時天頂流星率(ZHR)約為20。

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指出,「獵戶座流星雨」是著名的「哈雷彗星」遺留在軌道上的塵埃與碎塊,受地球吸引墜入大氣層所產生,屬於中型流星雨,...

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國合會)與中美洲區域農牧保健組織(OIRSA)10月15日至16日在瓜地馬拉市合作舉辦「2024植物檢疫國際論壇」。該論壇旨在促進中美洲香蕉產業永續發展,並針對黃葉病防治策略進行深入交流。

第4型香蕉黃葉病(TR4)對全球香蕉產業帶來重大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