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2年小行星撞擊?科學家警告須密切監控

根據最新天文觀測,代號為「2024 YR4」的小行星近期引發科學界高度關注!這顆天體由智利天文台於2024年底首次發現,經進一步觀測後確認其直徑約在40至90公尺之間,與足球場大小相當。專家指出,它在2032年12月衝擊地球的機率為1.6%,若真的發生撞擊,將對地表造成毀滅性影響。

根據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與國際小行星預警網(IAWN)發布的數據,「2024 YR4」小行星高速進入地球大氣層時,可能釋放出相當於數百倍廣島原子彈爆炸的能量,摧毀數十公里內的區域。潛在的撞擊地點包括東太平洋、南美洲、非洲中部及印度北部等地,影響範圍廣大,威脅不容忽視。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的行星防禦任務曾於2022年成功使用「雙小行星改道測試」(DART)技術偏轉一顆小行星的軌道,展現出干預太空威脅的技術能力。約翰霍普金斯應用物理實驗室的行星學家李夫金(Andrew Rivkin)表示,如果未來證實「2024 YR4」小行星存在真正威脅,我們完全有能力採取必要措施來避免災難。

雖然目前撞擊的機率低於2%,但由於這顆小行星的體積龐大且軌跡尚未完全確定,科學家們強調未來的觀測至關重要。愛丁堡大學的天文學教授斯諾德格拉斯(Colin Snodgrass)表示,軌道的追蹤時間越長,對軌道預測就越準確。行星學會科學家布魯斯·貝茲(Bruce Betts)也強調,目前的策略是全力投入資源,密切追蹤這顆小行星的動態,以便在必要時採取行動。

專家指出,如果撞擊風險持續存在,可能須要考慮發射太空任務來改變其軌道。各國也須就資金和技術合作進行協商,以確保地球免受可能的災害威脅。【記者  鄒弘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