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關務署對謝姓船東走私有腳環的賽鴿三一二隻至中國,半途海上被截獲,以一隻鴿子一八0二元計算開罰近百萬元;而謝抗辯稱,這些賽鴿都是未獲獎的「賽後失格鳥」,只能育種用,一隻僅一百元,主張罰鍰過高,最高行政法院審理,認為有理,判決關務署敗訴,應撤銷罰單,重作處分。本案雖是小案,但暴露許多高位法官的無知,令人心寒。
廣播
西雅圖的咖啡飄香、水陸兩用的水鴨車,去過這個城市的人,無不留下揮之不去的記憶及綿綿的愛。但是這個充滿咖啡文化氣息的地方,卻曾留下令人敬佩的「為咖啡勇敢」的故事!西雅圖人哪個不愛拿鐵?聽到政府要徵咖啡稅時,對西雅圖市民而言無非投下了一顆震撼彈!和當年英國對尚是殖民地的新英格蘭開徵茶葉稅一樣,是不平等的待遇。素有「咖啡首都」、「拿鐵樂園」之稱的美國西雅圖曾經就咖啡稅舉行公投,結果以68%壓倒性反對以濃縮咖啡Espresso為基底的特調咖啡加徵的奢侈稅,西雅圖六十萬人口計算,超過四十多萬人口認為咖啡絕非奢侈品,而是每天生活必須品。
台中市民賴先生投訴:向銀行申辦房貸才發現二千萬房子被查封,原來是三部車的牌照稅累計3.8萬元未繳,被法務部行政執行署「強制執行」。這麼重大的一件事情,當事人竟然都不知道,也太令人匪夷所思了!難怪苦主痛批查封的手法太粗暴。
法務部行政執行署執行官表示:是標準的執行程序啦!基本上法律沒有規定說,欠多少才不能去執行不動產啦。」一副我愛怎樣就怎樣,管你什麼「比例原則」、「選擇人民損失最少」,根本就是爭取最大績效,真是得了便宜還賣乖,至於可否領最多的獎金就不知道了。用國家機器這樣戕害百姓,不管人民死活,這不是濫權瀆職,那是什麼?
立法院院會109年底三讀通過刪除「監察法」第17條,未來司法院懲戒機關審理彈劾案超過三個月未結辦,監察院不得質問之。目前懲戒機關均已法庭化,依法應獨立行使審判權,監院如果得依「監察法」規定質問懲戒機關,不但是干涉審判權,更違反了憲法權力分立原則。
人民不管是有意揭發官員的不公、不義、不情、不理、不法,有可能會遭受官員舖天蓋地的國家暴力壓頂,非常可怕,人民那挺得住!「0919竹北黃媽媽事件」可為明鑑。一個執行官竟可指揮一個派出所動員全部的警察去包圍一個阿嬤,還羈押、偵訊再移送地檢署,真的是沒死也半條命,可怕的是該執行官前一天即未卜先知,先行預先「控告」明天會有現行犯,第二天黃媽媽志工在路邊空地上舉牌,是真的未卜先知嗎?還是剛好黃媽媽出現,正好補足人、事、時、地、物的未知,只差一個仍是未知:到底是現行犯什麼東西啊?真是羅生門!
依據《納稅者權利保護法》第11條規定,稽徵機關應該職權調查證據,對於當事人有利與不利情形,均應注意。對於課稅或處罰,除法律另有規定外,原則上應由稽徵機關負舉證責任。因此稅捐稽徵機關欲命人補稅或課以處罰,應該依據其職權主動調查,不可因人民未提供協力或補充資料為由,而率予做成對人民不利的認定。
前財政部長張盛和說:「廢除查稅獎金 不足以養廉」、已往生前財政部長許虞哲說:「要講人權就不用課稅了」。還有109年待強制執行的欠費欠稅案達1431萬件,數字年年破紀錄!這是正常的國家該有的現象嗎?小英總統,您要放任稅官們不講人權,用查稅獎金濫開稅單嗎?稅官真的要用獎金養廉嗎?要國稅局尊重人權就會課不到稅嗎?這樣的政府是正常的政府嗎?大家都知道,歐美民主國家都是很注重人權的國家,沒聽說他們會課不到稅啊!
111年政府邀請10位國際人權學者專家,就我國落實兩公約各項權利及對第二次國家報告國際審查會議,結論性意見與建議之人權進展進行審查,讓全世界看見臺灣再次落實兩公約之決心及積極參與國際人權事務之努力。
希望國際專家能喚醒漠視人權的官員們,針對「結論性觀察建議」將租稅人權、司法人權的保障規範,讓國際人權兩公約,脫離只是當花瓶的厄運。然而期待國家擔負人權保障的機能,在邏輯上是相違背的,所以本質上仰賴國際人權兩公約及相關組織來維護人權是很可行的途徑,所以國內法能搭著國際人權兩公約的便車,促使行政步上正軌,恪守依法行政原則,避免人民權利受到侵害。
台北市 議員曾質詢,根據警察局統計警察違法案件,和去年一整年件數差不多。警察局長張榮興解釋乃因「警紀警辦」的自檢,主動揪出害群之馬,才導致數據增加。誠然,北市警紀案頻頻登上媒體版面!如一名北市警備隊陳姓員警去年偵辦偵辦毒品案件,涉嫌將冰糖包與扣案的K他命掉包;北市信義分局主動自檢偵辦,驚見六張所涂姓員警將查到的毒品私自拿給線民,以此換得情報;中山分局邱姓女警涉嫌擅查民眾個資,洩密給有詐團背景的男友等。
財政部近日公布112年最新稅收統計,截至十月全國賦稅實徵淨額3兆223億元,占全年預算數98.4%,財政部估計,112年全國稅收將超徵3,000億元至3,700億元。引起立委質詢是否按照111年作法「超徵還民」,財政部長莊翠雲答覆,除全數執行總預算債務還本預算數1,110億元外,財政部已在11月20日加碼還債150億元,且年度編列債務舉借1,732億元並未舉借。乍看財政部長作法看似合理,但合法嗎?其中我們的財政紀律,潛藏國安危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