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稅真改革 良心救台灣(155)-學者專家:太極門案是國家霸凌事件

專家學者、人權鬥士及太極門弟子代表於瑞士山莊不義遺址舉辦紀念活動,傳遞希望與新生。
 

臺灣財經刑法研究學會理事長陳志龍教授:太極門1219事件被定義為國家霸凌事件,涉及政府犯罪和對人民的壓迫。過去28年的法稅改革運動須要提升為人權運動,提升人們對霸凌的認識,並透過社會運動改變讓人民覺醒。

公民監督國會聯盟理事長曾建元:太極門事件是國家對人民的集體霸凌,類似於過去的白色恐怖。雖然有救濟程序,但實際上並不能解決問題,反而耗費大量資源,官員和法官缺乏勇氣做出正確判斷。呼籲官員和公民為正義和人權努力,避免人民陷入無盡的苦難。

前最高行政法院法官林文舟:刑法跟稅務是政府加諸人民兩大痛苦,台灣的執法和司法系統往往站在統治者的立場,忽視人民權益,導致稅災和冤獄案件層出不窮。呼籲進行良心改革和公民運動,改善媒體環境和政府制度,真正實現民主和人權保障。

時報周刊前副總編輯林朝鑫:很佩服在掌門人堅持理想之下,將太極門的好推向全世界,能夠讓世界的人權組織來關注這個問題,讓聯合國關注台灣的人權。經歷五位總統,捫心自問,太極門只是要清白跟公道而已。

中華民國記帳士公會全國聯合會監事會召集人蔡維杰:太極門在洪博士帶領下,用愛與和平、用音樂撫平人心的方式,紀念國家暴力,令人敬佩。太極門走遍世界一百多個國家,政府做不到的事情,洪博士做到了。很敬佩太極門用這個不義遺址警惕政府,警惕所有世人,不能重蹈覆轍。

前立法委員吳宜臻律師:現在國家還需要更精緻的立法,才能真正捍衛每一個人民的權利,包含還太極門公道及需要轉型正義的事件。

前中國時報副社長張景為:當年媒體報導對太極門形象產生極大的負面影響,儘管後來獲得平反,社會對當初的負面報導仍印象深刻,對名譽和心靈造成了難以磨滅的創傷。媒體應該傳遞正義觀念和價值觀,促進社會對人權和正義的認識。

白色恐怖政治受害者暨國家人權博物館導覽員陳欽生:希望通過分享受政治迫害的經歷,讓年輕一代了解過去的不公不義,並努力讓台灣成為尊重民主和自由的國家。

太極門弟子翁意茹律師:太極門案發生時才11歲,跟弟弟穿練功服進超商竟被人說是壞小孩!師父告訴弟子們,種種經歷是為了台灣的法稅制度而奮鬥。呼籲政府重視被霸凌者,落實轉型正義就從平反太極門1219事件開始。

 

太極門人權遭迫害  不義遺址成人權教育基地

 

太極門案發生在1996年12月19日,起因於侯寬仁檢察官以刑法與稅法雙重迫害,違法造假濫權偵辦起訴,並凍結掌門人夫婦全部資產。1997年瑞士山莊被檢察官查封及被國稅局禁止處分,其後太極門師徒為了行政救濟過程避免被強制執行,迫於無奈將瑞士山莊設定抵押提供擔保。2007年最高法院判決確定太極門無罪、無稅、無違反稅捐稽徵法,國稅局卻未依判決撤銷全部的違法稅單,甚至聯手行政執行署違法拍賣太極門位於苗栗山區道場預定地、收歸國有。

瑞士山莊原是掌門人預計規劃為弟子修練身心及傳承國粹文化的場所,遭到禁止處分、超額查封,歷經近24年,直到2020年8月25日政府才返還。當太極門弟子回到此地查看,入口處的雜草和植物早已長得比人還高,所有的夢想與心血早已化為雲煙,當年知名電影取景拍攝的美麗莊園變成殘破廢墟,弟子無不感到無比震驚,心痛萬分!於是太極門師徒決定將此地設立為「太極門1219不義遺址」,以作為人權教育之用,警醒政府勿再以威權時期法稅手段迫害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