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衝突破壞法治與正義 太極門案第11度提交聯合國人權理事會
2023年世界宗教議會期間,CESNUR、HRWF等組織舉辦「太極門良心與正義奮鬥之旅」論壇。
譽為亞洲第一個民主國家,台灣獲得許多國家支持,司法節就是一例。「司法機構是民主和法治的重要基石。它不受立法和行政權干預的獨立性,對於自由民主政體至關緊要。」長期在歐洲機構、歐安組織及聯合國推動倡導宗教自由的「人權無國界」(HRWF)創辦人Willy Fautré強調:當前的自由從來不是白白得來的禮物,而必須奮力爭取;永遠不應該視為理所當然,並在各種威脅下去捍衛。
2025年太極門案第11度提交到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會議,引用司法節國際論壇,呼籲平反太極門假案。被稱為台灣法稅照妖鏡的太極門案發生於1996年,歷經十年三個月法院審理,2007年7月13日最高法院判決確定無罪、無稅、無違反稅捐稽徵法,卻仍持續遭到自始無效的稅單追殺,人民堅持正義的道路飽受折磨,暴露台灣殘存威權餘毒及行政救濟制度嚴重失靈。
太極門案深具國際意義 第11度提交聯合國人權理事會
2025年2月13日第58屆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會議上,聯合國經社理事會認可的非政府組織CAP-LC(爭取個人及組織良心自由協調會)發表並提交一份聲明,以「透過稅務迫害侵犯宗教或信仰自由」為題,譴責「利用、甚至濫用稅單對非主流的宗教組織進行歧視」。聲明提到在台灣司法節舉辦的「司法制度、宗教或信仰自由與太極門案」國際網路研討會。
CAP-LC 評論:「1月11日這一天意義重大,因為這一天是台灣的『司法節』。為了紀念中華民國與美國和英國於1943年1月11日簽署協議結束『不平等條約』同時廢除治外法權,中華民國的司法才得以完全獨立。」
CAP-LC梳理1996年發生的太極門案件並提出摘要:當年總統選舉時,政府對不支持執政黨候選人的心靈團體,展開一連串的政治鎮壓,台灣各地的太極門道館遭到突襲搜查。太極門掌門人洪道子博士、他的妻子和兩名弟子被羈押。2007年7月13日,台灣最高法院刑事審判庭對太極門案作出最終無罪宣判,判定所有指控均無罪。法院也宣布不存在逃稅行為。洪博士及其他被告因被非法羈押而獲得國家冤獄賠償。太極門案本該就此結束。然而,一些國稅局官員無視法院判決,繼續指控太極門逃漏稅。他們明知透過向太極門這樣大型團體徵稅,將可賺取巨額獎金。
CAP-LC總結道:「2019年國稅局依最高行政法院及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判決,同意將1991年及1993年至1996年稅單更正為零,卻維持1992年稅單連同罰鍰。國稅局所依據的理由,認定最高行政法院於2006年作出的判決具有最終效力。」
CAP-LC堅信:「法律的一般原則是,即使是最終的決定,在出現新的事實時,也應該予以修改或不予執行。2007年最高法院判決,判定洪博士和太極門逃漏稅罪名不成立。」「台北高等行政法院於2020年5月5日及7月23日兩次致函中區國稅局,要求其對1992年案件,與其他年份一視同仁的處理。但這同樣無濟於事。2020年8月,因1992年的稅單,洪博士的土地被查封且被強制執行拍賣,在兩次拍賣失敗後被收歸國有。」
CAP-LC呼籲:「所有國家和國際機構保持警惕,避免利用不當課稅來針對無辜公民,並被用作侵犯宗教和信仰自由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