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屈公病疫情升溫 世衛憂全球大流行

屈公病(Chikungunya)近期在中國華南地區迅速蔓延,其中廣東省佛山市疫情升溫,截至7月21日累計通報確診病例達2,659例,較7月19日激增逾七百例,主要集中於順德區。佛山市已啟動應急響應,設立逾50家定點醫院,開設防蚊隔離床位,並強化核酸檢測與醫療資源調度,防堵疫情進一步擴散。

屈公病由埃及斑蚊及白線斑蚊叮咬傳播,症狀與登革熱類似,包括突發高燒、關節疼痛、疲倦、皮疹等,部分患者關節疼痛可能持續數月,雖致死率不高,但對生活影響甚鉅。北京市近期亦出現輸入性病例,官方提醒隨國際往來增加,輸入風險持續存在。

世界衛生組織(WHO)22日指出,自2025年初以來,屈公病疫情自印度洋島嶼再度爆發,並擴及東非及東南亞地區,現已出現向歐洲蔓延趨勢。法國南部已出現本土傳播事件,義大利也通報相關病例,引發全球關注。

WHO警告,屈公病目前無特效療法,全球約有56億人生活於風險區,呼籲各國加強監測、防蚊措施與公共衛生應變。【記者  成曉中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