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稅真改革 良心救台灣(90)-歐洲宗教學院年會  探討台灣的信仰、歧視和民主

 

太極門譽為國際和平親善大使,卻在台灣受到信仰迫害,引起國際關注。(美聯社攝影)

兩公約國際審查期間,台灣民間組織在監察院前面抗議濫開稅單霸凌人民。

2022年6月16到18日,CESNUR在加拿大魁北克市的拉瓦爾大學舉行年度活動。大會舉行電影『誰偷走了他們的青春?台灣的太極門案件』全球首映,並介紹taijimencase.org這個新網站,對於學者研究太極門案件有極大助益。

6月23日,由歐洲宗教研究最大學術組織之一,義大利波隆納大學舉行「歐洲宗教學院年會」(EUARE),其中一場會議討論「台灣的新宗教和心靈運動、歧視和民主」,有來自中國、希臘、西班牙、法國和義大利的與會者出席,歐洲信仰自由協會(FOB)Rosita Šorytė介紹會議精神。身為前立陶宛外交官,她比較了東歐和台灣的轉型正義問題,即在過渡為民主體制後,平反過去專制政權的不公義。她表示,太極門案可能沒有嚴格意義上的法律解決方案,現在的解方應該是政治上的。

CESNUR創辦人暨《寒冬》雜誌總編輯Massimo Introvigne則剖析中國和歐洲的根本差異。中世紀的歐洲,皇帝和國王是由羅馬天主教這個強大而獨立的宗教機構賦予合法性。而在中世紀的中國並沒有獨立的宗教機構,宗教和心靈組織應該積極支持當權者,即使無政治立場也被認為不夠好,或因而招致迫害。Introvigne說,我們可以理解在威權主義和後威權主義的台灣,為何被認為不支持執政黨的宗教和心靈修行團體會受到迫害,包括太極門。他提供了太極門案件的大事記,解釋為何憑空出現稅單,包括1992年的稅單,是基於錯誤的假設和捏造的證據,甚至導致該組織的修行聖地,在2020年被拍賣不成後遭到政府沒收。

《寒冬》雜誌執行編輯Marco Respinti發表針對《美國權利法案》的省思,美國開國元勳們既堅持宗教或信仰自由,也堅持稅收公正。他強調,台灣的太極門案件顯示出這在今天仍極具意義。Respinti總結,太極門事件表明,美國憲法和權利法案的創始人當初表達的擔憂是對的,稅收可能會被用來作為宗教歧視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