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稅真改革 良心救台灣(85)-現代包青天不應與行政機關互踢皮球

5月13日結論性意見發表記者會上,現場媒體及NGO代表提問,行政法院稅務訴訟人民敗訴率非常高、NGO多次提到台灣發生宗教信仰人權受到不平等的歧視與侵害,但結論性意見都沒提到。前聯合國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委員會主席Virginia Bonoan-dandan表示,委員們來台的審查會議僅3天,可能會誤解與犯錯,很遺憾無法處理每一個問題,為何不寫信或向人權委員會提出申訴?他們能夠更透澈徹地解決問題。

法稅改革聯盟發起人暨真理大學法律學系教授吳景欽表示,2020年人權委員會剛成立時,就曾針對太極門冤案去陳情,「結果陳菊回函說麻煩我去跟主管機關陳情,講白了就是我要再去跟財政部和法務部陳情,打官腔啊!」成立人權委員會的原因,是人民窮盡了各種方法都救濟無門,找現代包青天的管道,結果要人民再去找侵害人權的單位,那浪費人民的納稅錢成立這個幹嘛?

文化大學政治學系所兼任副教授/第五屆監察委員仉桂美表示,太極門案反映出法治上出了問題,各機關之間的勾稽不是無縫接軌。行政機關為何可以這麼快速去強制執行?相同事實,其他的年度沒有問題,為何單就(民國)81年度法官會認為有問題。監察院曾於2009年糾正國稅局於太極門稅案有七大違法、2010年糾正法務部延宕懲處侯寬仁偵辦太極門案八大違失,監察院如有真正落實追蹤這些糾正案,應該就會有效果出來。

宗教信仰撫慰安定心靈 國家應尊重並保障

中國宗教徒協會理事長明光法師在國際審查會議前曾感慨指出,政府應保障尊重人民宗教信仰的自由,《兩公約》在台灣已經施行超過12年,依然看不到政府落實轉型正義的決心,少數官員的違法濫權,以刑案、稅案為手段,壓迫太極門迄今未能平反。

中華道統聯盟主席林均霖表示,2009年國際兩公約已經成為國內法,但沒有照顧到人民的信仰自由及宗教自由。太極門在1996年遭受宗教掃黑的迫害,雖然得到國家的冤獄賠償,但(民國)81年度的稅單被違法執行,修行聖地在2020年被違法拍賣,當中有多少人遭受親朋好友的歧視。連為宗教信仰、文化傳承、學術教育及運動養生不惜心力推廣的名門正派,都會遭受到不當的法稅制度殘害,何況其他宗教信仰的門派。

台灣宗教聯合會執行長法藏法師認為,台灣政府對宗教是結構性的迫害與文化性的傷害。人們非常需要心靈的撫慰,這是國家做不到的,但國家至上文化,卻把宗教作為政府的附屬單位看。國家對宗教有三大義務:尊重、保障及履行。宗教文化早於國家上千年,但在國中小學卻不能上宗教文化的課,發展多元文化與對宗教信仰的尊重素養,明顯違憲。人民應覺醒,國家擁有各種權力,若還對宗教信仰予取予求、想怎樣就怎樣,身為主人的人民能夠自我保護的力量就會非常少。
 

2008年太極門邀集宗教及各界領袖舉辦祭天祈福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