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心救疫情 誠實現光明•法稅真改革 良心救台灣
2021年全球疫情持續延燒,印度疫情急遽擴散,曾有連續18天,每日超過30萬人的染疫人數。美國防疫專家佛奇曾公開呼籲印度應緊急「封城鎖國」,以阻斷病毒傳遞鏈蔓延全球,印度政府卻仍「無作為」。而台灣近日疫情升溫,短短幾天內確診數不斷攀升。
專家指出,COVID-19病毒適應跟變化能力都比人類強,面對這場病毒大考驗,人民需要誠實,確實配合政府防疫措施,並且做好個人防疫;政府也必須要誠信,才能獲得人民信賴。病毒所造成的衝擊,也是人人省思良心的重要時刻。裝做看不見是最危險的事情,掩蓋跟隱匿會造成更恐怖的防疫災難。
今年5月20日蔡英文總統就職五周年紀念,蔡總統表示,「防疫這一仗,台灣一定會贏。」然而當前台灣陷入三缺,缺電、缺水、缺疫苗的危機,人民期待的法稅改革落入牛步化,讓人民陷入稅暴力陰影,皆是政府迫切需要重視的課題。
獎金誘使不肖官員成為法治病毒
根據法務部行政執行署統計資料顯示,每年新增欠稅欠費強制執行案大幅成長。民國90年有190萬件,108年暴增到1,104萬件,109年新增強制執行案更高達1,431萬件,19年來暴增了7.53倍!台灣僅2,300萬人,平均不到2人就會遇到1件,比例之高,令人咋舌!
近年來,行政執行署變本加厲,動輒以「查封不動產」追討不成比例的小額罰鍰或稅款;甚至偽造查封照片,逕自以135萬的賤價拍賣基隆市民陳青旭之價值近300萬,全家賴以維生的祖厝,然其所欠交通罰鍰不過1.8萬,竟被拍賣138倍的房產,明顯違反比例原則。類似案例並非個案,109年6月13日媒體披露,「過去3年,全台仍有560個案件,因為積欠20萬元以下罰鍰,不動產遭拍賣。」
依照國際人權兩公約規定「人民有平等訴訟權」,民眾是否真的欠稅欠費仍待確定時,應有申覆及訴訟之權利。然而,行政救濟的發動卻不能停止強制執行,執行署動輒強施以查封、法拍、限制出境、管收等迫害人權方式凌遲人民、掠奪人民資產,此等強制權簡直比疫災更可怕!
以太極門假案來說,法院三審判決無罪無稅,無中生有的假稅單本就不應該執行!事實上,執行過程中發現有問題的案件,行政執行署本應主動依《行政執行法》第9條第3項規定停止執行,但為何不僅沒有停止,還急於違法強行拍賣?去年七月間,人民用盡各種理性平和的表達方式,到執行署與新竹分署陳抗一個多月,各界專家學者民代也到場聲援,大聲疾呼要求依法停止執行!執行署絲毫不予理會,反而還違反拍賣程序,加速侵占人民財產,背後到底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祕密?許多熟知內情的法官與律師一語道破:「就是為了績效與獎金!」當不肖公務員為求獎金不擇手段,失衡的公權力遂成為殘害人權的法治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