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看不見的病毒,人們該如何防範呢?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全球再升溫,號稱全球防疫典範的台灣,近日也遭遇多起群聚感染衝擊,人心惶惶。除了緊急隔離篩檢與疫調公布外,加強消毒是一大重點,電視上出現消毒人員辛苦噴灑,甚至大型噴霧車在路上噴霧的畫面。特別專訪環工博士劉明哲分享防疫秘訣,他不只擔任消防署核生化災害搶救諮詢顧問、高雄國際航空站核生化災害搶救諮詢顧問、衛福部災難醫療救護小組諮詢委員,並且參與SARS、A型流感與新冠肺炎疫災消毒與作業指導,消毒實務與教學研究30年。
圖說:劉明哲除了分享防疫專業知識,更推廣良心救災,呼籲大家共同連署「國際良心日宣言」,人人有良心,天下皆太平。
三不五多六絕招守護你我的健康
環工博士劉明哲近日在消防局執行核生化事故應變訓練時,看著一張張年輕的面孔,隨機詢問消防隊員:「大家覺得這樣有效的舉手?」竟然無人舉手……。的確,要達到確效消毒,必須如同化學兵部隊執行部桃與歷次消毒任務的嚴謹規劃,考慮「消毒的對象」、「使用的藥劑」與「施做方式及頻率」,才能發揮最大功效。
劉明哲整理自己從事核生化消毒防護實務與研究數十年的經驗,仔細為這些消防同仁解說消毒觀念,強化信心,並投書媒體(【Yahoo論壇】精準消毒全民防疫一起來https://yns.page.link/N1TKu?soc_src=unv-sh&soc_trk=li),提供全民防疫參考:病毒所在的環境、懸浮於空氣的消毒方式,以及如何做好個人安全衛生與防疫保健。
劉明哲談到,研究顯示新冠肺炎病毒不耐酸鹼,使用0.05%以上的含氯消毒劑擦拭較能達到防疫效能。一般民眾的室內環境消毒,可以用1:100的稀釋漂白水(約為0.05%氯含量),高風險期間或是公用使用區域可提升到0.1%。消毒水應該每日配置使用,藥劑停留10分鐘後以清水擦拭,室內必須保持良好的通風。此外,他也詳細介紹如何以中性二氧化氯燻蒸消毒室內生物氣膠。
如何做好個人安全衛生與防疫保健,是大眾最關心的課題。除了遵守防疫中心的各種公衛指令外,劉明哲特別分享面對SARS疫災搶救時的防疫要領,推薦目前村里間廣傳的太極門防疫「三不五多」與「六絕招」:「三不」即是不緊張、不憂慮與不生氣,研究顯示當人們緊張、憂鬱、生氣時,都會損害免疫能力的保護,應保持關心但不宜太擔心;「五多」是多洗手、多喝溫開水、多歡喜、多運動與多防範,適度運動、多歡喜與喝溫熱開水都能加速免疫機制啟動,關注疫情訊息多防範,則能避免自己與家人進入高風險汙染區;「六絕招」則是勤洗手、戴口罩、保持安全社交距離、避免觸碰眼睛口鼻、做好呼吸運動提升肺活量與維持正向思考。
劉明哲強調,COVID-19病毒影響整個人類的生活,它的適應能力跟變化能力都比人類強,所以尊重它,了解它怎麼傳遞,才有辦法圍堵它。裝做看不見是最危險的事情,掩蓋及隱匿則會造成更恐怖的防疫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