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yes123求職網調查,上班族回顧2022年的工作狀況,選出「職場代表字」前五名依序為:「悶」、「憂」、「苦」,以及「亂」、「茫」,可說相當寫真。「2023年代表字」票選出的代表字,勞資雙方的不約而同選擇了「穩」作為2023年的代表字,期盼明年能夠平穩順利。人民能夠得到安全、穩定的生活嗎?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日前提及,自己母親已接種3劑BNT疫苗,卻遲遲等不到BNT次世代疫苗,卻慘遭衛福部長薛瑞元狠酸「像是BNT推銷員」,後續郭台銘在臉書上感嘆「廟堂之上,朽木為官;殿陛之間,禽獸食祿」,這16字會引發社會共鳴,必然反映了真相。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以安定為原則,修憲必須深思熟慮。今年的九合一選舉,於2022年11月26日舉行。當天也舉行18歲公民權修憲案的公民複決投票,有效票之中有53% 贊成,47%反對,雖然贊成略多,但是同意票數565萬,遠低於2005年第7次修憲通過的修憲門檻:贊成票須多於選舉人數之半,相當於962萬,因而修正案未通過。

台灣每戶財富排名全球第3名,這是「國王的新衣」嗎?根據2022年11月7日行政院主計處發布,台灣每戶財富平均高達79.8萬美元,換算台幣大約2400萬元,位居全球第3富有。此訊息一公布飽受各界抨擊,更有學者撰文痛斥「主計總處為何說謊:台灣每戶財富高於美國」!反觀,不久前yes123求職網的調查,讓許多民眾心有戚戚,數據顯示,台灣有45.8%上班族是每月薪水幾乎快花光,甚至透支的「月底吃土族」,以全體受雇就業者推估約有421萬人,其中26.3%處於「需要借貸度日」的窘境。

1950年起,聯合國大會定立每年12月10日為國際人權日,以紀念聯合國於1948年12月10日通過了《世界人權宣言》。這份宣言表達了每個人固有的、不可剝奪的權利,「不分種族、膚色、宗教、性別、語言、政治或其他見解、國籍或社會出身、財產、出生或其他身份等任何區別。」今年是國際人權日75週年,2022年主題:人人享有尊嚴、自由、正義。這樣一個歷經四分之三世紀,積極推動人權,並影響各個領域實現公平人權的重要宣言,值得此時再度深刻檢討它的重要與落實。

人權乃普世價值,政府為回應國內外人權專家學者、民間團體的倡議及聯合國鼓勵各會員國制定行動計畫之期待,2022年籌組「制定國家人權行動計畫諮詢委員會」,制定「國家人權行動計畫」,代表台灣至 2024年止對促進和保護人權所採取的步驟、承諾及努力,行動計畫的優先人權議題,包含「強化人權保障體制」、「人權教育」、「平等與不歧視」、「強化生命權保障」、「居住正義」、「氣候變遷與人權」、「數位人權」、「難民權利保障」等八大主議題與其下之各子議題,以聚焦於欲革新之人權事項。行動計畫並提出可行解決作為,建立定期管考機制,力求如期如質完成,將確保國家的永續發展及人權標準的不斷提升。

第11屆「世界民主運動全球大會」日前在台北舉行,外賓來訪盛讚台灣的民主「沒有任何倒退衰亡」,許多台灣人都說那是「溢美之詞」。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甚至條列出七項事件,強調若有人告訴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主席Kenneth Wollack這些事實,好奇他還會說台灣民主沒倒退嗎?更直批:「台灣民主,遠看一朵花,近看一朵疤」。台灣民主究竟是花?還是疤?

2021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Maria Ressa也來到台灣,她在會中致詞時說,社群媒體現在已經變成操縱民眾的資訊戰工具,謊言傳播的速度是事實的6倍。事實、真相和信任是構成民主的要素,如果沒有事實,就沒有符合公平正義的選舉。

1965年美國非裔民權運動領袖麥爾坎X(Malcolm X)遇刺案,當時有2名無辜的美國年輕非裔男子被判有罪及坐牢20多年。兩人雖已在1980年代中期獲釋,直至去年十一月, 紐約州最高法院宣判無罪,並表示二人於近半個世紀前被判有罪,是「判決失當」。為此,今年十月卅日紐約市與紐約州政府合計給予二人平分3600萬美元(約新台幣11億6280萬元)的冤獄賠償金。

《莊子•天下》曰:「常寬容於物,不削於人,可謂至極。」自古「寬容」即是美德,是一個人心量的展現。人生來不同,從內在到外表,從個人、家庭、國家等文化背景,都極為不同,能夠尊重多樣性,包容差異,才能消弭歧視,社會和諧,讓人們能夠生活在安全的環境,也是基本人權的實現。

台灣立法院本會期將審議明年(民國112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歲出2.72兆元,創下史上最高增幅,較今年(111年)歲出大增4580億元,同時舉債3754億元。在野黨團指出「歲出創新高,政府債務愈還愈多」,邱臣遠立委表示:根據112年總預算總說明,政府有給付責任的非營業基金潛藏債務高達15.39兆,若將公債與潛藏債務合併計算後,國民每人所背負的負債將會突破100萬元,痛批這不僅是「債留子孫」,更是「債留曾孫」。相信關心國家發展的國人對此現象也很有感,年輕人對未來相當憂心。

「如果尖銳的批評完全消失,溫和的批評將會變得刺耳。如果溫和的批評也不被許,沉默將被認為居心叵測。如果沈默也不再允許,讚揚不夠賣力將是一種罪行。如果只允許一種聲音存在,那麼,唯一存在的那個聲音就是謊言。」有人說這是柏拉圖的名言,也有人說柏拉圖沒說過這段話,但這是一段發人深省的話,尤其是當今的民主台灣,這段話是否讓人感到有點熟悉、有點害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