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建構人性與科技平衡的數位新世界

2022年11月由人工智慧研究實驗室OpenAI發佈的ChatGPT人氣破表,雖然還只是一個雛形,但生動的語言互動能力,推出不到3個月用戶就快速達到1億,被稱為網路史上用戶成長速度最快的消費者應用程式。不僅能流暢地與用戶對話,還能撰寫文章、創作詩歌、編寫程式,成為近年科技發展最大的驚喜,甚至被認為,假設Siri是幼兒園的認知水平,而ChatGPT大概已達中學程度。

數位世代科技演化快速,影響範圍也大幅增加,不同技術間的協作與融合創造了更多的可能性,未來勢必造成社會顯著的衝擊和改變。新加坡公務體系正在準備將 ChatGPT 功能融合進 Microsoft Word,以減輕公務員寫報告、做研究時的負擔。

即將到來的清明節,就有科技公司發想把ChatGPT放入元宇宙,以後每年清明節可以不必辛苦掃墓,緬懷祖先了,直接登入元宇宙,便可以和過逝的長輩敘敘舊。元宇宙平台Somnium Space,曾表示想開發「永生模式」(Live Forever Mode),把一個人的行為數據授權給Somnium的AI深度學習,就能客製他專屬個人的數位分身(Avatar),個人專屬的Avatar有屬於原來個人的習慣、肢體語言和聲音,在他過世之後,子孫便能在元宇宙中和祖先的Avatar聊天,並於10分鐘內都不會察覺是跟AI對話。 

隨著各種數位技術的成熟和普及,虛擬系統與現實世界相互聯通、平行存在,在數位宇宙中使用者不僅可借助虛擬身分進行社交、娛樂等活動,還可以利用平臺資源進行創作,並將作品轉化為虛擬資產。2021年3月11日大型拍賣公司佳士得以6,900萬美元,首度拍賣無實體的數位藝術作品「每天:最初的五千天」,創下NFT(non-fungible token,不可替代代幣)迄今最高售價,得標者的加密貨幣帳號除了收到作品影像外,最重要的是取得一枚獨一無二、無法複製的NFT,當中不只包含了數位作品的資料以及作者Beeple的簽章,還有所有權的歷史紀錄。NFT就像一張原版證書,足以證明「我,擁有這項創作的所有權 」。

目前許多藝術創作與時尚行業中興起數位風潮,「虛擬」時尚是為分身(avatar)和虛擬平台而設,也滿足許多收藏家的喜好。2018年Instagram上一張馬斯克穿著以特斯拉概念卡車Cybertruck為靈感設計的「虛擬球鞋」照片,酷炫科技感造型引來大量粉絲詢價。馬斯克並沒有實際穿上這雙鞋,照片是由虛擬時尚品牌RTFKT Studios後製而成,這雙「只能看不能穿」的鞋,當時以15,000美元售出,後來價格也持續飆升 。

人類社會正從實體的世界向虛擬的數位世界遷徙,從教育學習、工作會議、遊戲休閒到商業交易等各方面,各類數位平臺便成為人們探索的窗口。人們進入數位世界前須先向數位平臺提供個人基本資料,爾後在數位世界的所有足跡將被紀錄且持續蒐集,這些龐大的數據資料,經過分析與運用,就成為科技演進的重要養分,可以讓我們的生活更加便利,並提高政府的治理效能,但如果被不當使用,也會變成有權力者藉以監控、擴權的工具,或犯罪的溫床。馬斯克就警告,AI的發展將比人類更聰明,會超出人類的管理能力,無節制發展人工智慧將會很危險。

去年(2022)六月,一名21歲女研究員為了研究元宇宙平台上的使用者行為,戴上VR眼鏡進入虛擬實境中取材,當她受邀參加Meta VR平台Horizon World的私人聚會,卻遭其他男性用戶「侵犯」,她事後在報告中表示,整個經歷讓她很不知所措和難以理解。事實上,這並非第一起女性在虛擬實境中遭到性侵犯的案例,未來這種讓人身歷其境般的身心創傷勢必越來越多,如果資訊安全沒有妥善保護,規範沒有明確制定,一旦個資落入惡意的第三方的手裡, 可能會發生被他人假冒、財物損失、隱私受到侵害、被脅迫或跟蹤等情事,網路犯罪將更加猖狂,而導致人類社會的另一場災難。

近期台灣連續爆發重大資安事件,大規模的企業或政府資料庫遭駭,從健保個資,甚至全台的戶政資料在網路上被整批兜售。蔡總統一再強調「資安即國安」,2022年8月數位發展部正式成立,兩大最重要任務是「數位轉型」和「資安防護」,一年總預算高達兩百多億元,並花費七千萬在台北市的精華地段租下中繼辦公室。但當全台戶政資料在網路上被兜售,部長唐鳳卻在發表新推出的「點餐APP」,惹來朝野立委齊聲痛罵,而數發部推給外包商的卸責回應,更引發人民對政府資安管控不力的質疑。政府官員必須深切檢討,務實執行政策目標,保障政府和民眾的資訊安全,讓人民可以安心的使用數位科技,創造安全的數位環境,制定相對應的法規,這才是政府推動數位轉型的最根本作為,而非注重華而不實的績效報告。

科技是一個強大的工具,需要妥善的管理與規劃,才能發揮最大的正面效益。關鍵科技要發揮真正的實力,更需要長期務實的耕耘,從規劃短中長期培育人才計畫,訂定各階段明確的政策目標,甚至普及全民相關教育落實科技競爭力的提升,才能為台灣因應AI時代的挑戰做好準備。

曾經草擬《產業數位發展促進法》的郭耀煌教授指出,在人工智慧學校的助攻下,台灣人才培育算是不錯,但若從國際AI頂級會議論文發表數來觀察,就遠遠落後美、中、日、韓、新加坡和以色列。而過去五年全球AI人才需求成長74%,台灣的成長僅約42%,顯示我國AI產業成長動能落後全球﹔而政府也尚未對外提出新一階段的AI政策藍圖,更未建立「促進創新」並兼顧「人權」的AI相關法規,這不利於國民對AI的信任,也阻礙AI應用的普及和產業發展。 

人民的「信任」是政府推動政策的基礎,政府要推動台灣數位轉型,必須先建構合理的遊戲規則,而政府的數位治理不僅要考慮效益,同時要確保公民的權利和隱私得到確實的保障和尊重。「以人為本」的數位化治理國家,政府和公民的關係是平等、透明的,公民有機會透過數位參與平台提供建議,共同參與政策制定和執行。在面對各種不確定性的錯誤和挑戰時,政府也可以迅速做出反應和調整,確保科技發展的方向是具有包容性,和嚴謹的風險管理,同時符合公民的需求和利益,期盼藉台灣數位科技的發展能理性的帶領台灣脫離人治的封建社會,並創造一個善用科技,結合良心行政,落實人權,實現正義的未來新科技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