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2月1日發佈的最新《全球投資趨勢監測報告(Global Investment Trends Monitor)》稱,過去一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流量明顯下滑,其中歐洲地區的降幅達到近30%。展望2017年,一系列不確定因素或將導致外國直接投資的復蘇之路繼續面臨坎坷。
聯合國貿發會議1日在日內瓦發佈《全球投資趨勢監測報告》指出,2016年,由於全球經濟增長復蘇乏力、世界貿易量持續疲軟,全球外國直接投資下降到1兆5200億美元左右,比上一年減少了13%。其中,流入歐洲的外國投資大幅下挫了29%,估計為3850億美元,這是導致發達國家外國投資總體下降的主要原因。但流向北美的外國投資出現6%的增長,以及澳大利亞和日本的外國投資大幅增長。由於流入亞洲發展中經濟體以及拉美和加勒比地區的外國投資大幅下降,發展中經濟體外國投資去年總體下降了20%,約為6000億美元。
報告顯示,發達經濟體在全球外國投資流量中所占份額達到57%,但發展中經濟體在全球前十大外國投資目的國中仍佔據一半,其中包括中國、香港、新加坡、巴西和印度。去年,美國吸引了3850億美元外國投資,繼2015年之後再次成為“全球最大外商投資目的地”。之前排名第12位的英國,去年的外國投資達到1790億美元,一舉躍升到第二位。2016年中國利用外資保持穩定增長,較上年增加2.3%,達1390億美元,創造了歷史新高,繼續保持全球第三。
展望2017年,貿發會議指出,令人關切的一個問題是製造業投資項目的急劇減少。2017年全球外國投資有望出現一定程度的反彈,預計增長10%左右。此外報告預計,全球經濟增長今年也將有所加快,從2016年的3.1%的危機後低谷上升到3.4%。全球貿易增長也將從去年的2.3%上升到3.8%。
報告同時警告,政治領域的一些最新動向,例如英國退出歐盟,美國新一屆政府宣佈將重新談判北美自由貿易協定、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以及歐洲主要國家即將舉行的選舉等,都將加劇未來經濟政策的不確定性。【新聞來源聯合國新聞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