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探討我國性別平等重要政策及推動現況

智慧財產指的是人類用智慧創造出來的無形的財產,大多數民主國家的憲法都保障財產權,也有智慧財產權相關的法律規範與保障。今年的「世界智慧財產權日」(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Day),活動主題是“Women and IP: Accelerating innovation and creativity”,目的是向世界各地的女性創意工作者和企業家「事在人為」的態度以及她們的開創性工作致敬。這是對女性的肯定與尊重,卻也顯示性別平等仍是推動的目標。

我國政府致力於推動性別平等,並鼓勵女性在各行各業中發揮創造力,行政院在2012年成立性別平等處,成為我國第一個性別平等專責機制,並將「行政院婦女權益促進委員會」擴大為「行政院性別平等會」,希望訂定性別平等推動計畫,推動各項性別平等政策,督導中央各部會及地方政府落實《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以下簡稱CEDAW)。

但根據臺灣女性生涯發展協會的《2022台灣女性的自我實現與職家銜接》,根據調查結果,台灣女性普遍認為自我實現是一種重要的價值,並且會從工作、家庭、個人興趣等不同領域尋求自我實現的機會。然而,台灣女性在職場與家庭之間卻面臨著不少壓力,例如性別歧視、薪資差距、育兒責任、照顧長輩等。這些因素會影響台灣女性的就業決策與職涯發展,也會影響她們的生活品質與幸福感。

行政院性別平等處於2023年發布「2023年性別圖像」,依照聯合國開發計畫署(UNDP)最新發布的性別不平等指數(Gender Inequality Index, GII)計算,我國蟬聯亞洲第1名,在全球受評的170個國家中,我國排名第7名,雖然近5年來,我國GII指數排名均為亞洲第1名,但為何我國女性之中高齡勞動力參與率,以及兩性平均時薪差距仍會低於美、日、韓等主要國家呢?以下依據行政院性別平等處2022年所公布我國性別平等重要政策及推動現況,探討我國性別歧視、薪資差距、育兒責任的現況以及建議改善的方向:

一、我國性別歧視的現況探討

依據我國性別平等重要政策及推動現況顯示,我國公開發行公司董事人數女性的比例約為14.4%,而且農會理事及監事之女性比率分別為3.5%、3.6%、漁會理事及監事之女性比率分別為3.9%、7.6%,由此可見我國女性參與社會組織及擔任決策階層的比例仍遠低於男性,且教育職場亦存在性別差距,幼兒園教保服務人員及園長、大專校院校長性別比例最為失衡,2020 年性別比例差異最大為幼兒園女性教保服務人員占98.4%,男性僅占1.6%,而女性園⾧占比為95.0%。女性校⾧比重亦與教育等級成反比,大專校院僅7.2%,另外⾧期照顧服務人力以女性為主,各類型機構女性人力均占8成以上,目前我國仍普遍存在女性從事幼兒園教保以及長期照顧服務人力等較為低薪的工作,卻無法參與社會組織及擔任決策階層。

在提升女性受高等教育的比例上,根據教育部統計,2018年我國與主要國家高等教育女性畢業生占比及女性在碩博士的畢業生比例約為44%及31%,相較歐美國家,如:美國(高教及碩士為59.5%及50.3%)、德國(高教及碩士為52.6%及45.2%)、法國(高教及碩士為55.2%及43.9%)等,仍有一段差距,且我國高等教育階段女性畢業生就讀學科比例分布,女學生就讀領域均以「教育」、「藝術及人文」為主,「資訊通訊科技」及「工程、製造及營造」比率均低,顯示我國高等教育仍存在「男理工、女人文」的性別區隔現象。

二、我國性別薪資差距

依據勞動部統計處的我國兩性薪資差距顯示,2021年行政院主計總處「受僱員工薪資調查」報告顯示,男性每人每月總薪資為61,150元,而女性僅為49,809元,我國兩性平均薪資差距為15.8%,因為性別隔離與歧視的現象,對於女性的薪資和未來工作的發展前景都具有相當負面的影響,造成女性的職業或是職務平均薪資較差,使我國兩性平均薪資仍有一段差距。

三、育兒責任以及的現況

根據我國2020年育嬰留職停薪津貼初次核付件數統計,申請總數達8.3 萬餘件,以女性近6.8 萬件(占81.8%)居多,顯示我國約僅2成男性有親自養育兒女之意願,女性仍需擔負起照顧家人的工作,依據調查報告顯示,我國婚育年齡(30-39 歲)女性勞動力參與率降至 79.48%,已婚者較未婚者勞動力參與率差距 19.54%,已婚女性約近 2 成曾因婚育離職,因此政府需要提出多元的托育服務,並鼓勵在家照顧者走進職場,例如提供彈性工作制度,使就業婦女能兼顧工作與家庭。依據《今周刊》於2023年1至2月執行的調查顯示,受訪女性上班族認為,自己在職場上,最容易遭遇的瓶頸,前3名依序為「白天上班、晚上顧家,疲於奔命影響工作表現」(55.0%)、「因生育中斷職涯」(54.0%),以及「中斷職涯後,想重回職場卻無法銜接」(47.7%)。有鑑於此,政府必須強化就業服務與支援協助;並建立符合需求的托育照護制度與友善職場的環境,家庭內部則須仰賴家庭成員的互助合作,讓有照顧子女需求家庭中的女性得以安心繼續工作;工作與環境方面必須維持女性穩定就業的狀態,透過提供多元的工作設計與友善職場措施,並協助雇主重新認識女性勞動力,鼓勵雇主增加雇用女性的意願,讓女性創意工作者有機會能投入創新的領域。

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簡稱WIPO)在2000年通過,以「建立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公約」生效日4月26日,定為「世界智慧財產權日」(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Day),各會員國在每年的4月26日都會慶祝世界智慧財產權日,藉此推廣智慧財產權的保護以及鼓勵技術創新,讓更多人投入創新的領域。依據智慧財產局公布,2021年專利新申請案本國自然人之申請人性別統計男性佔84.82%,女性占15.18%,由此可見我國在智慧財產權的申請上仍有性別失衡問題,而人的男女性別在體力、體能上或有差異,但腦力與智慧並沒有,希望政府能落實並強化推動婦女權益,推動各項性別平等政策,讓更多女性能投入創新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