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診者輕重症分流 醫院僅收治4類患者
鑒於近期本土疫情升溫,面對Omicron病毒株以輕症及無症狀為主的快速傳播模式,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4)日表示,為擴大醫療應變量能,強化輕重症分流,以確保醫療量能及確定病例即時獲得醫療照護,即日起調整COVID-19確定病例輕重症分流收治條件,說明如下:
鑒於近期本土疫情升溫,面對Omicron病毒株以輕症及無症狀為主的快速傳播模式,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4)日表示,為擴大醫療應變量能,強化輕重症分流,以確保醫療量能及確定病例即時獲得醫療照護,即日起調整COVID-19確定病例輕重症分流收治條件,說明如下:
因應國內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本土疫情升溫,家用快篩使用時機增加,未來篩檢主力將由快篩試劑取代;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13)日表示,政府將啟動徵收快篩,出貨交由指揮中心統籌分配,未來快篩販售有3大管道,現有市場機制仍保留,增加公費快篩及類似口罩實名制的配額販售。
為充分落實社會保險公平負擔精神,讓醫療資源能合理分配,衛福部8日公告健保部分負擔調整方案,自5月15日起正式實施,調整內容包括,門診藥品、檢驗檢查及急診部分負擔,推估計收金額近百億元。
國內 COVID-19疫情升溫,清明節4天連假將至,將有大量民眾趁著連假外出掃墓祭祖,內政部次長陳宗彥今天(29日)呼籲民眾分流祭祖掃墓,納骨塔須採總量分流管制,並在戶外搭棚祭拜;宗教繞境方面,所有參與繞境活動者均須接種3劑疫苗方可參加,且不得鑽轎腳或搶轎,另外沿途提供餐點者,必須以盒碗或密封
衛生福利部今天(23日)預告「全民健康保險投保金額分級表」修正草案,健保投保上限擬從新台幣18萬2000元調高至21萬9500元,預告期為14天,估計13萬人受影響,每月負擔增加116元至1939元,每年可望挹注健保17億元,最快5月實施。
指揮中心今(17)日表示,為防止COVID-19社區疫情大流行,建立COVID-19確診個案與接觸者自主應變機制,請COVID-19檢驗陽性個案與密切接觸者配合自主應變措施,並協助衛生單位評估與匡列密切接觸者,並及時追蹤。
興達電廠3日上午9時7分發生開關場事故,事故發生當時系統備轉容量率雖達24.61%,惟因事故導致南部地區電力供需失衡,造成南部地區停電,中、北部地區也有用戶因低頻電驛動作而停電。
指揮中心今(2)日表示,第3劑疫苗接種率上升,機組員超過9成完成接種,3月7日起放寬機組員入境檢疫措施,長程航班機組員已完整接種第三劑者,檢疫改為「5+5」,未完整接種者則維持「5+9」的檢疫措施。
指揮中心今(24)表示,經評估後宣布春節檢疫專案再延長至3月6日止;並自今年3月7日零時起入境居家檢疫天數縮短為10天;3月7日也放寬非本國籍商務人士來臺。
指揮中心說明,今年3月7日零時起入境居家檢疫天數縮短為10天,相關措施調整如下:
產蛋率受氣溫、禽流感及飼料成本增加而下跌,行政院為穩定物價政策、減輕蛋農負擔,召集主要的蛋農協會及合作社討論因應措施,7日召開記者會宣布,雞蛋產地價格每台斤34.5元凍漲到2月底,每台斤補貼3元,以減輕農民負擔;另將從澳、日、美進口10萬箱以上蛋,最快2月底供食品加工業者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