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富商翁茂鍾涉嫌唆使法官檢察官炮製假案,把真的銀行本票硬掰成假的,離奇的判決讓多位監察委員看不下去,聯袂調查,這才揭開翁茂鍾長期以不當利益供養許多法官、檢察官、調查官等駭人黑幕。國家法學體制培育的司法官, 卻被翁養成家犬,法院幾乎成了翁家後院。專職肅貪的法務部廉政署,對翁案完全靜悄悄,實在令人匪夷不解,是怠於職守?還是官官相護?人民期待公開真相。

當政府用重稅打炒房,試問誰會踩紅線去賣房?以實務面來看,一個是需賣房子來籌錢的人,一個是認定自己是自住的人。因而像「奢侈稅之亂」這種不符民情的稅罰狀況不時發生,造成許多家庭悲劇,儼然成為人權殺手。相對來看,從源頭管理限制一個合理的數額,超過的人就不能購買,比用稅罰來的安全。尤其房屋有產權登記制,是很容易管制的,對投機用人頭戶操作者,則輔以刑事、資金流、罰則等手段來管控就好。

為抑制炒房問題,行政院 3 日在院會提出「健全房地產市場方案」,由國發會彙整內政部、中央銀行、金管會、財政部等意見,共同提出九大項具體作為,國發會也信誓旦旦提醒民眾「勿懷疑政府決心」。11日行政院通過房地合一稅2.0,修訂短期持有的定義從二年延長為五年,並將法人納入重罰對象,所以不論法人或個人在5年內賣屋或出售相關股權,一律課重稅35%~45%。

仔細看國發會提出的穩定房地產對策(如圖),雖有提到防杜個人藉由法人避稅,但重點似未放在「房地合一稅2.0」重罰的概念。(資料來源:行政院第3729次會議,國家發展委員會經濟發展處《健全房地產市場方案》)

近年來,女力崛起,在各行各業領域中都能見到女性的領導者,女性不再是傳統家庭的犧牲者,不需要謹守三從四德,在家相夫教子,女性的價值隨著時代而變遷,新時代的女性,可以自由地追逐自己的夢想,脫離傳統的框架,實在該為時下的女性喝采。

自從1987年解嚴以來,臺灣社會更為開放多元後,婦女人權不論是在社會福利、法律、參政、工作、教育、安全、衛生各方面,都有長足的進步。然而,育齡婦女(一般是指15至49歲之間)根據內政部統計數據,我國生育人口現況:育齡婦女總生育率於1951年為7.04人,之後持續下降;復於2003年更降為1.235人,而低於「超低生育率」的1.3人,於2017年,達人口零成長;2020年2月,臺灣人口首次呈現-0.14%負成長,到了 2021年1月,指數下探到-0.54%。

要如何讓年輕人「生起來」?

國際婦女節是為了紀念婦女權利的運動,設在每年的3月8日的國際性節日。各地在國際婦女節亦慶祝婦女在經濟、政治和社會等領域做出的重要貢獻。

去年紡織及營建業者翁茂鍾涉嫌長期和許多法官、檢察官、調查官、警官有不當利益往來,以至於翁足以唆使法官檢察官炮製銀行經理諸慶恩偽造文書假案,諸慶恩含冤而逝,諸的遺族還被濫訴迫害。此案把司法公信力踩在腳下,經監察委員蔡崇義、王美玉和高涌誠調查後,案情漸明。監察院司法及獄政委員會於2021年2月19日討論,決定將本案再分成4案,每一案依案情複雜程度推派2至4名監委繼續追查,這可能是監察院歷來最大規模的集體調查行動。

二二八事件是臺灣於1947年2月27日至5月16日發生的事件,可謂臺灣現代史最重要的事件之一,造成至少數萬名民眾在白色恐佈時期死亡、失蹤、監禁;事件在臺灣38年的戒嚴時期期間,政府威權統治下,嚴密封鎖與噤聲。直至 1980年後,臺灣社會得以逐漸討論這個禁忌的話題,臺灣族群對立衝突,也多由此事件衍生而來。事件發生後半個世紀,人民終於盼來國家元首的公開道歉,1995年時任總統李登輝公開向二二八事件受難者道歉。

《疑犯追蹤》是美國電視劇,劇中「芬奇」是機器發明者,常說的一句話:「世界在改變」。這是一部以大數據分析,運用監視科技來預防犯罪為概念的創新影集。劇情演義顯示,芬奇意識到,不重要清單的資料可制止許多犯罪活動和挽救人命。但政府沒有興趣處理不重要清單,芬奇決心要找到一種方法來阻止這些犯罪,是這部電視劇的主要劇情與精神,值得政府作為施政上的省思。特別是在推動轉型正義,揪出隱藏的法治病毒,避免悲劇再度發生。

新冠肺炎對全球經濟的衝擊到底是黑天鵝效應?還是灰犀牛效應?

聯合國訂定每年2月20日為「世界社會正義日World Day of Social Justice」,旨在消除不平等差距。社會正義是國家內部和國家之間賴以和平、繁榮共處的基本原則。我們促進兩性平等,促進原住民和移民的權利,就是在伸張社會正義原則。聯合國十七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中也有多項目標,努力消除人們因性別、年齡、種族、族裔、宗教、文化或殘疾狀況而面臨的各種障礙,便是在推進社會公正。對聯合國而言,為每個人爭取社會公正,這是聯合國在全球促進發展和人性尊嚴這一使命的核心所在。社會正義日就是主張社會保護、社會對話,保障基本人權,人人得到公正的結果,才能促進世界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