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科

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國研院國網中心)建置的新一代超級電腦「創進一號」(Forerunner 1),於2024年7月正式開始提供服務,接替除役的「台灣杉一號」。「創進一號」自2023年開始建置,設於國網中心臺南分部,旨在提供學研界所需的高速計算資源。

「創進一號...

國立中山大學通訊工程研究所博士生林國鈞跨領域研究虹膜辨識資安技術,成果突破14年全球瓶頸,杜絕駭客入侵漏洞,成功提升安全係數千倍,發表2篇論文均獲高質量期刊接受,其中一篇更獲國際頂尖期刊IEEE可靠與安全計算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Dependable and...

高熵材料由多個主要元素在接近等莫耳下組合而成,是近年材料科學最熱門的領域,元素多樣化的組合突破傳統限制讓週期表產生新生命,也開啟了材料應用的創新選擇。該研究成果已刊登在國際頂尖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引起全球關注。

...

中央大學臺灣極地研究中心與北海道大學北極域研究中心(Arctic Research Center, ARC)於(6月)28日簽署合作備忘錄,致力促進未來雙方的國際合作與學術交流。雙方將基於各自專長領域,啟動共同研究計畫,包括衛星遙測、持續性的極地變化監測、共享研究數據,以及發展創新感測技術等...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發射國產最新「H3火箭3號機」,其所搭載的衛星「大地4號」(Daichi 4)也已成功進入軌道。據日媒報導指出,由於「H3火箭3號機」的成功發射,日本可藉此實際成果在國際競爭激烈的商業衛星發射市場占有一席之地。

「H3火箭3號機」...

日本科學家最近在機器人技術方面取得了突破,成功開發出一種覆蓋著活體皮膚的機器人面部。這項創新技術讓機器人未來有機會可以展示逼真的微笑表情,甚至可能具有自我修復的能力。

由東京大學竹內昌治(Shoji Takeuchi)教授率領的團隊所研發的機器人面部,...

瘧疾是由原生生物瘧原蟲所引起的疾病,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約50%全球人口身處瘧疾感染風險區,因此抗瘧疾的藥物開發是刻不容緩的重要課題。中央大學生醫理工學院院長、生命科學系王健家教授團隊在基因研究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團隊的研究為抗瘧疾藥物的開發提供新線索。相關的研究成果刊登於國際頂尖期刊《...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當地時間21日表示,波音(Boeing)公司首次載人上太空的「星際飛機」(Starliner)太空船,從國際太空站(ISS)回來地球的時間將從26日往後延遲,至於返回的日期是何時,並未對外說明。

據外媒報導指出,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表示,...

日本小笠原諸島南鳥島附近專屬經濟海域(EEZ)的深海,發現到超過2億噸「錳結核」(manganese nodule)。預期將在2025年開始,與民間企業進行商業化的試驗性開採。

據日媒報導指出,包含東京大學在內的研究團隊於2016年的調査中,就曾發現存在有「錳結核」。並於今(...

近日,科學家在火星赤道附近的巨型火山群上首次發現了晨霜,這一意外發現為火星上的水源分布提供了新線索,將對未來的人類太空探索計劃帶來重大影響。相關的研究報告,已發表在《自然地球科學》(Nature Geoscience)期刊上。

在歐洲太空總署(European 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