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醫實驗室鑑定應公開透明 「用眼神閃過一絲的陰影」是科學辦案嗎?

2023/09/18    文/林唐/經理

106年司法改革國是會議,針對司法科學、鑑定機制之議題,決議建立獨立行使職權的國家級司法科學委員會,其成員應包含人權、心理、法律、醫學、腦科學、刑事鑑識科學等相關領域專家,專責政策、教育與認證事項,以強化司法發現真實之能力。而法務部正在籌畫者,乃是將法務部法醫研究所改名為國家司法科學研究院,這種換湯不換藥、名實不符的作法,與此決議的目的與精神相違背。

以德國的稅務法庭的法官為例,每個法官都會計算稅額,因為他們以前不是稅務律師就是國稅局的高官,他們深諳稅法,實務經驗豐富。臺灣過度強調期別、資歷的升遷制度,儼然辛苦個十幾年,就可以拿到升官的門票。在這樣缺乏專業訓練配置的制度下,怎麼鼓勵年輕的法官學好、充實他的專業知識?如何能做好專業的稅務裁判?培養具有專業素養法官、成立專業稅務法庭,是臺灣解決日益高升的稅務爭訟的當務之急,讓賦稅人權有出頭天的一天。

對於無視人權為何物的侯寬仁,憑自己的直覺「用眼神閃過一絲的陰影」都可把「養小鬼」納入起訴書了,科學辦案對他來說是最大的諷刺,醫院醫師使用電腦斷層是為了找癌症、氣胸等等「生病問題」,但是法醫的工作是要替命案、意外案件找出真相,再說,沒有比解剖呈現人體內部狀況,能看到最真實的死因了,還要電腦斷層影像醫學合作嗎?真的不必多此一舉吧!難不成有了CT就可起死回生?這就交給醫院吧!

尤美女律師指出,目前法醫實驗室的鑑定過程,欠缺公開透明,使得律師在辯護時無法對鑑定過程詰問確認有無錯誤及瑕疵。她強調,司法科學委員會應是獨立的機構,內部組織必須具備學術跟實務方面的專業且多元人才,如德州司法科學委員會有9位成員,2位律師及在各個領域的鑑識專家,具備學術跟實務方面的專業,不能是純粹的學者,是客觀獨立公正的高位階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