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應世界癌症日 總統:訂定目標2030癌症死亡率降3分之1

賴清德總統4日上午出席「2025世界癌症日」記者會,並指出政府將積極擴大癌症篩檢項目及對象,且聚焦基因檢測和精準醫療的發展,同時針對癌症防治提出三項具體作法,期盼藉由預防、篩檢、治療及後續復健幫助癌友,訂定2030年達成癌症標準化死亡率降低三分之一的目標。

總統表示,癌症列入國人十大死因之首已有40年以上,每年約有5萬多人因罹患癌症離世,亦成為台灣健康的第一殺手。而2005年首度推動的「國家癌症防治計畫」至今已邁入第五期。他認為,政府應更積極採取行動防治癌症,來保護民眾健康,因此,總統提及他上任後,在總統府成立了「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希望2030年達成癌症標準化死亡率降低三分之一,並與醫界人士共同勉勵,期盼大家團結全力以赴,相信只要用對方法,一定有機會可以達成目標。政府也將建立「健康憲章」,以確保國家重大建設不能危害影響國民健康,預防重於治療,為國人建造一個更具安全的生活環境。

總統指出,癌症防治具體作法有三,第一,政府今年原訂增加40億元預算,將癌症篩檢預算提高到60億元以上,以擴大篩檢項目及對象,但立院預算審查時,卻將癌症篩檢行政費用刪減1成、凍結3成,對此,應再與在野黨持續溝通,因為癌症防治及保護國人健康,是不應分朝野與黨派。第二,聚焦基因檢測與精準醫療的發展,目前「次世代基因序檢測」已納入健保給付項目,讓癌友得以獲得更精準且個人化的治療策略。第三,將成立「癌症新藥基金」,預定今年由公務預算先挹注50億元,再視使用情形逐步增加達到百億規模的目標,以降低病友的經濟負擔。

總統期盼,藉由預防、篩檢、治療以及後續復健,讓癌友得到更好的幫助;也感謝社會各界對於癌友家庭提供溫暖與支持,讓他們可以看到希望,期許我們一起努力共同達成目標。【記者 黎明曉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