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為主所舉辦的東協峰會,3日於泰國曼谷附近的暖武里府舉行,峰會領袖聲明稿表示,所有成員國都致力於明年2月在越南簽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
RCEP是由東南亞國家協會於2012年所發起的協議,協議內容規劃邀請中、印、日、韓、澳、紐共同參加,期望透過削減關稅及非關稅壁壘,建立涵蓋全球一半的人口,以及全球三成二GDP的貿易市場,並成為全球最大的貿易集團。
根據法新社的報導,由於目前印度對於RCEP仍然有所疑慮,因此在大多數市場准入談判已完成的情況下,少數未解決的雙邊議題將有機會在明年2月前解決,只要印度下定決心,RCEP全部20章的談判就能完成。對此,泰國總理府發言人娜盧孟(Narumon Pinyosinwat)也公開表示,各成員國商業部長仍在討論懸而未決的議題,目前尚未達成協議,一旦達成就會宣布,因此RCEP的簽署期程可能會是在明年2月。
但是值得觀察的是,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於東協領袖會發表開幕演說時,完全沒有提到簽署RCEP相關事宜,只提到要進一步審視印度與東協之間所有的貿易協定,並表示這樣不只能進一步加強我們(印度與東協)的經濟關係,還能使我們的貿易更為平衡。而在接受曼谷郵報專訪時表示,擔心廉價的中國商品湧入印度,會重創小型商家。
部分RCEP成員國也提出建議,在沒有印度的情況下讓RCEP先成形的可能性。但是,泰國副總理兼商業部長朱林(Jurin Laksanawisit)在接受路透社專訪時表示,印度並未表示主動退出RCEP,目前的談判狀況一切良好。路透社的其他報導也指出,把印度留在RCEP的好處是,未來的RCEP可能比較不會由中國所主導。熟知印度談判立場的國際政治分析專家也表示,印度於峰會前有提出新的要求,而這些新的要求「都很難做到」,這讓RCEP能在明年2月簽署完成,更加讓人倍受質疑。【記者 陳立基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