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最高法院裁定被動安樂死合法化

印度最高法院9日裁定,毫無可能治癒的絕症病人和植物人,可合法接受「被動安樂死」,即病人或其家人與醫生商議後,可按意願停止或不給予病人維持生命的療程。

綜合媒體報導,印度最高法院合議庭裁定,憲法第21條規定人們擁有基本生命與尊嚴權,應該包括自主決定自身醫療待遇的權利,與決定是否要「尊嚴地死去」的權利,病患在遇到沒有治癒希望的絕症或是成為永久植物人時,可以選擇不使用生命維持儀器加速死亡過程。

法官於判詞中表示,沒有尊嚴的生命是不可接受的,而以有尊嚴的方式死亡,是一個值得慶祝的時刻,若強迫無治癒希望的絕症病人,在「不合理的醫療支撐」下被迫承受痛苦,將失去尊嚴,因此加速死亡過程以減少這段時間的痛苦,是人活得有尊嚴的權利之一。

雖然印度政府因為擔心安樂死遭到濫用,先前曾表示對安樂死的保留立場,但最高法院認為,有效的生前遺囑將有助於被動安樂死的推動,對無法康復的絕症病人和永久植物人,應優先考慮他們的生前遺囑和自決權。

安樂死分為主動安樂死與被動安樂死,主動安樂死為注射或服用致命的藥物,目前因宗教和文化價值等因素,至今仍是全球各國爭議的課題。而被動安樂死則是透過移除生命維持儀器,加速絕症患者死亡的過程,在部分合法的國家,病患可訂立生前遺囑決定是否採取被動安樂死,以減輕死亡前的折磨。此次立法後,印度將與英國、法國、德國和西班牙等,成為批准被動安樂死合法化的國家。【記者 江臻妍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