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失智症好發於老年人,迄今尚無根本治療的藥物,延緩病程進展是重要課題。延緩或預防失智症,最好在生活中增加保護大腦因子,包括多動腦、提高邏輯力、專注力、記憶力等等。
許多先進國家推出遊戲化認知功能訓練產品,以期強化認知功能或延緩功能退化。成功大學心理系蕭富仁教授、資訊工程系藍崑展教授指導學生團隊開發出「腦袋遛一下」認知功能訓練暨失智症初篩APP,是針對台灣長輩設計,格外強調本土化。
「腦袋遛一下」是研發團隊整理現行認知功能評鑑工具以及多種測驗量表,並在成大行為醫學研究所余睿羚助理教授協助下,設計出六款遊戲化的認知功能測驗,將六款測驗編寫成APP軟體。六款遊戲化的認知功能訓練分別為1、「找出相同的」-視覺記憶。2、「說書人」-邏輯的記憶力。3、「方塊變變變」-空間感。4、「順序點點名」-程序性的記憶(例如,打開瓶蓋的順序)。5、「大家來配對」-執行功能(例如,是否知道要去廁所上廁所)。6、「魔幻九宮格」-即時性的專注力。
據了解,「腦袋遛一下」是針對台灣長輩設計,強調本土化,遊戲文字說明外,也配置國、台語語音說明,而且採圖片式出題,既使不識字的長輩也能使用。每位使用者都可以註冊一個自己的帳號,帳號會紀錄每次遊戲訓練的成績,使用者可以看見自己長期的表現變化,也可與家人、親友一較高下,增加使用者日常訓練的動機。此外,測驗還能夠額外紀錄到傳統紙本測驗無法紀錄的答題反應時間,而這也是重要的認知功能指標之一。
團隊設計參考了許多文獻資料、現行對阿茲海默患者的記憶測驗量表等等,前後費時半年才設計出;希望「腦袋遛一下」APP能成為醫療人員失智症初篩的好幫手,接下來將進一步蒐集失智症患者的相關數據納入APP,如此一來,就能依據受測者的分數,比較不同族群的分數做為初篩。
目前作品為雛型,待蒐集妥失智患者的相關數據並整理,納入APP後才會上架。【記者 鄒弘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