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稅真改革 良心救台灣(65)-2021年全球聚焦 為台法稅總體檢

時近2021年底,很多對過往的檢討回顧紛紛出爐。在台灣遭受長達25年信仰自由與人權迫害至今的太極門案件,引起國際高度關注,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等民團響應聯合國11月系列紀念活動-「國際寬容日」、「世界哲學日」及「世界兒童日」,陸續舉辦論壇,邀請專家學者共同探討平反假案、社會的公理正義及人權的落實。響應國際紀念日活動受到各地縣市政府支持,陸續在台中、新北市、高雄及桃園市議會舉辦新書發表會及相關論壇,尤其反超徵、廢獎金、救冤案、護人權成為當前最接地氣的話題。人權教育、法治素養要從小培養起,今年的「世界兒童日」非常特別,全國各地的小朋友發揮創意,透過論壇、掌中戲、相聲、說唱等形式,以中、英、台、客語表達他們努力學好向好的心聲,以及對當前法稅環境的關心,期許台灣成為真正自由民主、法稅體制健全的國家,讓下一代的未來充滿希望。

 

力行寬容促進和諧共存與自由平等

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副主席暨太極門掌門人洪道子博士在「國際寬容日」致詞表示,寬容的意義在於承認人人享有天賦人權和基本自由。人類天生擁有不同的特質,惟有寬容方能保證各區域不同群體的和諧共存。加強不同文化和民族之間的相互瞭解來促進寬容,這也是《聯合國憲章》和《世界人權宣言》的核心要素。各國政府有責任加強人權及法治教育,落實以法為規,消弭針對少數群體的仇恨犯罪和歧視、霸凌。

臺灣財經刑法研究學會理事長暨法稅改革聯盟發起人陳志龍教授指出,流氓官僚不把人當人、不寬容,等同「流血謀殺」的惡行。縱容就是不寬容,國際寬容日就是建立「把人當人看」。台灣為什麼法治不會進步,就是因為人民冷漠。台灣的法律因人而異,大官都沒事,小老百姓被整死,所以法稅一定要改革。

真理大學宗教文化與資訊管理學系教授張家麟提到,所有不寬容經常是來自於政治統治者,也是真正對宗教信仰者壓迫最多的!

前嘉義市長涂醒哲直指,太極門案的荒謬是威權留下的歷史荒謬,司法看人辦事,有時故意用錯法,沒有把人當人看,太極門55年來只有一年是補習班?這非常荒謬!

國際寬容日論壇在新北市議會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