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司法醜聞連環爆,是偶發事件,還是積弊冰山一角?面對逐年新增千萬件欠稅欠費強制執行案件,國家的法稅制度教育了人民什麼?教育是良心大計,紀念自由日的台灣,人民的人權與生命財產,真的自由了嗎?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與國內外近30個民間團體,結合123世界自由日及124聯合國國際教育日,於1月23日在台大舉辦「從良心教育談民主自由之落實」論壇,與會專家學者、教育界及青年代表透過太極門案件等多起國內外冤錯假案的探討,提出良心建言,呼籲政府勇於認錯,早日平反冤錯假案,落實保障基本人權。
1月23日國內外近30個民間團體於台大舉辦「從良心教育談民主自由之落實」論壇。
改變觀念 人權從小處落實
前國立臺灣大學法學院副院長邱榮舉認為,每個被迫害案件都有兩部分:一部分是賠償或補償人民的損失;另一部分是官方違法失職,至今無人受到懲處。對於最近媒體報導正夯的台南富商翁茂鍾案,邱榮舉覺得翁某竟可對100多個法官、檢察官上下其手,凸顯司法敗壞。他以五、六十年前逢甲大學校園政治案件及中原大學女老師被汙衊、霸凌案件為例,覺得這些與太極門案類似,都是行政單位互相推諉,並以課稅為手段,汙衊、迫害人民。
前臺灣基隆地方法院庭長陳志祥律師指出,相信默默耕耘的好司法人還是很多。人權應該在小地方落實,因制度不好,很多法官欠缺道德勇氣,立法院應該立法來改善。建議制定太極門事件平反條例,該案受影響人數龐大,雖有冤獄賠償,但名譽是無法恢復的,所以應該制定條例,徹底解決。
輔仁大學法律學院法律學系教授吳志光表示,太極門案中看到行政機關心態保守,縱然稅務員心中覺得不對,但是看到判決沒撤銷,就拿雞毛當令箭。最近增訂行政程序法第128條第3項,放寬新證據的範圍,顯示體制也不是不能撼動。他感慨,保障人民權利,有時不用修法,只要改變觀念就可以了;但行政機關改變觀念比修法還困難;看到第128條增訂,又燃起一線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