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報導

【兩公約專家談01】國際專家觀點 政府應還原真相與賠償

第三次兩公約國家報告國際審查會議自5月9日起於張榮發基金會國際會議中心展開審查,兩公約在國內施行12年後,台灣的人權真的進步了嗎?審查會議上,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台灣總會、中正大學財經法律研究中心、臺灣財經刑法研究學會等公民團體,則以人權迫害指標性案件太極門案為例來檢討,期待台灣政府交出

兩公約大體檢(5)兩公約第三次國際審查會議成績單出爐 ? 專家評論:人權法治依然蕩然無存!

兩公約第三次國際審查會議第二天於「財團法人張榮發基金會國際會議中心」舉行,5月10日早上,場外持續有民團陳情表達訴求,手持「國家暴力和戰爭一樣可怕!」等標語,呼籲威權時代的人權受害者陳菊院長,傾聽人民心聲、解決問題才是落實人權的基本。

兩公約大體檢(4)兩公約國際審查 NGO批政府歧視人民宗教信仰

國家人權委員會首次參與兩公約國際審查會議,與國際審查委員進行對話。多個NGO團體把握與國際審查委員對話的機會,表達台灣對待宗教信仰人權,不符合國際人權兩公約,中國佛教會代表表示,台灣宗教界是弱勢,政府管一切,包括宗教也要無條件臣服於政府。

兩公約大體檢(3)兩公約國家報告國際審查 NGO團體質疑政府違反「反歧視及平等原則」

今(10)日兩公約第三次國家報告國際審查會議進入第二天,早上就公政公約與經社文公約之反歧視及平等原則進行審查。NGO組織質疑政府未以實際行動回應第二次國際審查專家建議,無法讓人民相信蔡總統人權立國之決心。

兩公約大體檢(2) 兩公約國際審查會 民間質疑國家人權委員會功能

第三次兩公約國家報告國際審查會議自5月9日起於張榮發基金會國際會議中心展開為期5天的審查,這也是國家人權委員會2020年成立以來,第一次參與兩公約國際審查會,審查委員與多個非政府組織(NGO)均對國家人權委員會的功能與獨立性提出疑問。

【寰宇見聞04】科技人心觀察 東歐的美麗與哀愁

「我對於越精良的武器也是很嚮往,但是此時此刻的我,卻覺得內心充滿著遺憾。」科技人天性追求新奇、精良,楊名聲一趟東歐行卻深刻感受到和平之心的重要。他曾經被同事視為「鬼見愁」,因為找回與自己內心和平相處之道,人生峰迴路轉,工作更加出色,還獲得「專利達人」的美譽。

【寰宇見聞01】讓世界看見台灣 百國推動和平文化

國小教師Yaggie,英文不算頂好,卻像一位外交親善大使,她曾經跟聯合國秘書長安南握過手,跟總統喝過咖啡,尤其多明尼加總統費南德斯總統還很紳士地以該國禮儀輕觸她雙頰……。Yaggie談起這些歷程,眼睛發亮充滿熱誠,2014年8月她參加聯合國非政府組織年會,跟許多國際人士分享「良心時代運動」。

俄烏戰爭是全球環境生態毀滅的暖化核彈!

俄烏戰爭引起全球關注,除了戰爭的殘酷,牽動全球政治局勢重新分配。俄烏俄羅斯為遏止他國介入戰爭,揚言動用核武、不惜玉石俱焚。處於地球村時代,所有人都是生命共同體,俄烏戰火延燒,不只傷亡加劇、製造更多難民,甚至全球的經濟、能源、糧食問題都慢慢浮現,甚至,全球環境正遭到嚴重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