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孟加拉簽署備忘錄 遣返60萬羅興亞難民

緬甸若開邦(Rakhine)8月起爆發信奉伊斯蘭教的少數民族羅興亞人(Rohingya)遭迫害事件,約有60萬羅興亞人逃往孟加拉;聯合國更以種族清洗形容緬甸軍方的殘忍行為。23日緬甸與孟加拉達成協議,將把滯留在孟加拉的60萬羅興亞人,遣返回緬甸。

媒體報導,翁山蘇姬與孟加拉外交部長馬穆德.阿里(Abul Hassan Mahmood Ali)會晤簽署備忘錄,雙方將於2個月內啟動遣返計畫;聲明中表示,工作小組將於3週內設立,以便針對遣返的安排達成共識。孟加拉希望能在1年內將羅興亞人全數遣返。

回顧歷史:緬甸王國於1885年滅亡,是英屬印度的一省開始大量引入印度羅興亞人當勞工,並利用複雜的種族局勢與族群衝突,達到無法團結抗英的目的。緬甸剛獨立時,羅興亞領袖要求建立穆斯林自治邦,遭到政府拒絕,更爆發武裝衝突。印度和巴基斯坦分裂後,許多的孟加拉人湧入緬甸,讓緬甸的羅興亞人數高達百萬。

媒體分析,羅興亞人遭迫害事件並不單純是佛教跟伊斯蘭教的衝突在過去的族群衝突中,曾經發生佛教徒村莊遭到信奉穆斯林的羅興亞人滅村,甚至上萬人被屠殺,被侵略的記憶深深烙印在緬甸人心中。而佛教激進份子在軍政府及緬甸主流輿論默許下,對羅興亞人的攻擊事件時有所聞。

媒體指出,國際越同情羅興亞人,緬甸人越憤怒。在仰光有許多合法來自印度跟孟加拉的穆斯林,也有清真寺林立;但因為沒有殺害佛教徒的歷史仇恨,所以也相安無事。人權團體更針對遣返過程表示憂心,羅興亞人數百座村落已被夷為平地,他們將被安置到何處,被遣返的羅興亞人安全又要如何確保?【記者 江臻妍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