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稅來開講

監察院長陳菊於監察院第6屆監委上任1週年前夕表示,盼能為監院獲取更多正面評價、尊嚴,也替國家人權委員會爭取更多未來發展空間,確保社會公平正義實現。太極門案被監察院列為重大人權保障案件,台灣陪審團協會副理事長張靜律師7月13日於太極門1219 事件平反第十四週年論壇中指出,行政執行署及國稅局公然違反正當法律程序,導致長達25年跨世紀且嚴重迫害文化及宗教信仰人權的案件,迄今猶未終結,...

96年7月13日是司法還太極門師徒清白,三審判決確定無詐欺、無欠稅、無違反稅捐稽徵法的日子,為紀念太極門1219事件平反第14週年,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等25個民間團體,於線上舉辦「太極門1219事件平反第十四週年紀念論壇」。太極門弟子代表翁意茹律師於現場揭露這場長達25年、受害人數眾多的嚴重文化摧殘,以及迫害宗教信仰自由之人權悲劇始末。

翁意茹指出,...

歷經25年的太極門案,14年前司法三審判決無罪、無欠稅確定,師徒修行道場預定地仍在去年被違法拍賣收歸國有。7月13日由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等25個團體,舉辦「平反1219事件十四週年-法稅改革良方」線上論壇。德國歐斯納布魯克大學連福隆教授呼籲,人民要覺醒,跟受難受逼迫的人站在一起,對抗奴役人民的政府,國家才不會崩壞。

太極門案14年前已經得到司法正義,連福隆表示,...

7月13日是太極門刑案平反第14週年,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等25個民團邀集台灣及歐美等近40位重量級人權專家學者,舉辦「太極門1219事件平反第十四週年論壇—法稅改革良方」線上論壇。真理大學宗教文化與資訊管理學系張家麟教授沉痛表示:「我感同身受,很難過!」如果把太極門案放在世界中外以政治力對宗教的迫害來看,太極門是其中一個矚目而且錯誤荒謬的案子。

...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網路上「假新聞」、「帶風向」現象興起,惡意的言論猶如新冠病毒般蔓延,而法稅毒瘤亦如同病毒、毒品般,威脅個人、毒害國家。6月26日為聯合國憲章日、聯合國禁止藥物濫用及非法販運國際日,以及支持酷刑受害者國際日,由WPN世界民報、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等團體共同舉辦線上論壇。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國際志工鍾瀚德受邀參加,他以資訊專業經驗分享,當國家制定的法律不合時宜,...

延宕25年的太極門案,已於14年前獲三審判決無罪無欠稅確定,但仍未獲平反。前榮總教研部主治醫師兼醫研科主任郭正典秉持著從醫濟世助人的理念為台灣的法稅改革奔走,聲援了許多人權迫害案件,對於太極門假案拖延25年仍沒有辦法解決,表示台灣病得很嚴重了。他呼籲,人生沒有再另外一個24、25年了,真的要扭轉乾坤,一定要用有效的辦法來治這個事情,徹底解決太極門假案。

...

疫情期間在家只能追劇?熱血青年為您示範如何抗疫法稅病毒。今年是太極門案平反14週年,但2007年經過司法三審判決確定無罪無欠稅的太極門案,2020年太極門師徒修行道場預定地卻仍被國稅局與行政執行署違法拍賣並收歸國有,學者專家形容此為台灣法稅照妖鏡,更是台灣稅法史上最大的災難。7月18日平反1219行動聯盟舉辦線上論壇「太極門案平反14週年系列青年論壇-良心疫苗健全法治防護力」,...

台灣號稱民主自由燈塔,日前卻在美國華盛頓D.C.舉行的國際宗教與信仰自由大會中,因涉及迫害人民信仰自由受到關注。旨在揭開法稅黑暗面的線上直播節目「全民公審」,7月18日以「另類台灣之光?!太極門假案引發國際熱議」主題,邀請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志工及太極門海外道館弟子代表,來說明這場IRF國際盛事,與會國際學者專家有何評價及建議。

主持人徐小涵指出,...

近日監察院院長陳菊於院會致詞表示,希望能在公職生涯的最後階段,為監院獲取更多正面評價及尊嚴,替國家人權委員會爭取更多未來發展空間,確保社會公平正義的實現。然而,延宕25年的太極門案件卻始終未得到應有的公平正義。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等25個民間團體日前於線上舉辦「太極門1219事件平反第十四週年紀念論壇」,電視廣播主持人、名政論家胡忠信引用人類歷史上稅吏自我改革一個最偉大的例子,...

日前民團於線上舉辦太極門1219事件平反第十四週年紀念論壇,前國稅局簡任稽核黃坤光、《捍衛租稅正義、保衛納稅人權》一書作者,以其從事公職的豐富稅務經驗,對於太極門被非法課稅及違法徵收,向政府提出建言。他認為,稅務人員無法理依據的「非常態課稅思維」,竟能凌駕立法、司法、監察及大法官解釋。公平租稅正義無法實現,談何民主政治、依法課稅和司法改革?

黃坤光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