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院:力拼AI新科技智慧機器人計畫 估產值5年增至500億元

行政院會今天(15日)拍板「AI新科技─智慧機器人計畫」,將跨部會推動「智慧機器人產業方案」,由國發基金匡列100億元資金扶植新創,國科會也將編列4年100億元相關預算,預估專業用服務型機器人產值,在5年內將由40億元擴大至500億元。

行政院長卓榮泰今於行政院會聽取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AI新科技-智慧機器人計畫」報告後表示,在產官學研共同努力下,台灣在半導體及資通訊科技領域已有相當顯著成果,讓智慧機器人產業發展具備良好基礎條件。但台灣的智慧機器人產業仍處於起步階段,必須迎頭趕上,加速智慧機器人應用落地,同時確保國家資通安全,並因應社會未來的各種需求,強化國際競爭力。

卓榮泰指出,「AI 新科技-智慧機器人計畫」透過布局關鍵技術、建立產業生態系、完善資安法規、以及人才培育與推廣 4 項策略,跨部會合作,整合我國產學研的研發能量。卓榮泰請相關部會共同積極合作推動,以實現技術自主、系統創新、產值提升,及社會普及的智慧機器人產業發展願景,打造台灣成為人工智慧之島。

國科會指出,台灣將於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占比將超過20%,而勞動力人口則持續萎縮,智慧機器人將是解決勞動力短缺,和高齡照護需求的重要解方,也能在公安救災領域執行危險及高風險任務。同時,智慧機器人產業不只是單一產業,而是整合人工智慧、高端晶片、感測、邊緣計算、半導體、材料、機構設計等多項技術的系統性產業,台灣能快速整合不同技術領域,開發符合市場需求的智慧機器人產品。

國科會表示,國科會與相關部會共同擬定的「智慧機器人產業推動方案」將透過「關鍵技術佈局」、「產業生態系建立」、「資安、標準及法規制定」、「人才培育及應用推廣」等策略,來達到「系統創新」、「產值提升」、「社會普及」等3大目標。在實際場域方面,將透過國科會在沙崙設立的智慧機器人研究中心,以及經濟部在六甲設立的智慧機器人創新與應用研發中心,銜接柳科三期的機器人製造基地,成為半導體S廊帶中的一環,共同構築大南方新矽谷之科技廊帶。【記者  蔡青芸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