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7

痠痛是「痠」還是「痛」?像是肌肉骨骼痠痛這類慢性痠痛往往難以有效被治療。為找出痠痛的真正原因,以對症下藥,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研究所陳志成特聘研究員團隊,發現「痠」和「痛」,其實是不同的感覺(症狀),誘發痠的神經並非痛覺神經,而是「本體感覺神經」;痠覺神經的過度活化,才是組織酸化、造成慢性痠痛的主因。相關的研究成果,發表於國際頂尖期刊「科學前緣」(Science Advances)。
研究團隊證明痠覺神經不同於痛覺神經,並發現本體感覺神經就是種痠覺神經。組織酸化主要會刺激本體感覺神經,進而誘發痠感而非痛感。這個結果顛覆過去50年來醫學界的觀念,且創造Sngception(痠覺)這個名詞,Sngception的字首Sng是臺語「痠」的羅馬拼音,由於語言文化的差異,「痠覺」不同於「痛覺」的概念,只有在漢藏語系才有,其他西方語系或阿爾泰語系(日、韓)都將痠、痛視為「痛」。
目前北醫、萬芳、雙和醫院的門診醫令系統已導入痠覺量表,未來將繼續推廣至其他醫療院所,藉由確認痠和痛為不同的感覺,有助於臨床進行痠和痛的精準診斷,並對症下藥,可避免無科學依據的無效止痛處置,也可避免止痛藥的浪費,進而推動未來止痠藥物的開發。團隊也將在近期制定「痠覺詞彙」,重新建構痠覺醫學與痛覺醫學,開啟全球「痠」、「痛」精準醫學的新時代。【記者 鄭昱庭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