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德萊恩第二任期的中國政策

歐洲議會共720個席位,18日在對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連任案的表決中,共有401人投下贊成票,284人投下反對派,15人棄權。馮德萊恩順利獲得了下一個為期5年的任期,繼續擔任歐盟這個最高行政機構的主席。

馮德萊恩在歐洲議會投票前發表以“歐洲的選擇”為題發表的政見中,將印太視為世界未來一個決定性的地區。美國網路媒體《政治》(Politico)指出,馮德萊恩提出歐盟要與之合作共同抗中保台的四個印太國家同時也是北約在印太的合作夥伴。

馮德萊恩提出歐盟將與日本、南韓、新西蘭和澳洲合作,歐盟要與這些國家面對共同的挑戰,包括歐盟透過集體的努力,充分使用歐盟的政治和外交手段,阻遏中國單方面用武力改變現狀,特別是針對台灣。

《政治》特別指出,這是馮德萊恩迄今為止在抗中保台問題上所表明的最清晰的立場。她的成功連任被視為歐洲議會對她抗中保台立場以及其他重大政策主張的認可和支持。

馮德萊恩在演說中重申,無論歷時多久,歐盟都將堅定支持烏克蘭對抗俄羅斯的入侵,而且由於歐洲的自由面臨風險,因此必須加大對國防的投資。

《政治》引述馮德萊恩的話,提到歐盟自2019至2021的國防開支總額增加了20%,同一時間,俄羅斯的軍事開支增加了將近300%,中國則增加了將近600%。對中國軍費開支的暴增則發出了警告。

馮德萊恩在她的政見演說中特別強調要聚焦歐洲的繁榮和安全,路透社引述馮德萊恩的話指出,未來5年將定義未來50年歐洲在世界上的地位,也將決定主宰自己的未來。

歐洲的國防通常由各成員國和北約負責,但是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後以及對歐洲在多大程度上可以依賴美國的保護產生疑問之後,歐盟委員會正在推動更多的歐洲聯合防衛計畫。曾經擔任德國國防部長的馮德萊恩強調,必須建立一個真正的歐洲防務聯盟,特別需要強化防空和防網攻能力。

對於抗衡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全球門戶」,提到歐盟將把全球門戶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通過對基礎設施投資、貿易和宏觀經濟支持,為歐盟的合作伙伴提供一體化方案。【記者 胡雯婷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