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總統教育獎自2001年設立至今,已邁入第23年,累計1,333位獲獎人。許多得獎者面臨身體的殘缺、疾病的痛苦、家境的貧寒、命運的多舛等諸多困厄,卻都保持正向思維、積極學習,足為全國學子奮鬥的借鏡。本文持續介紹張聞竺、蔡家興、楊薰絜、吳冠庭等4位獲獎學生的生命事蹟。
一、〈窪地也能建高樓〉張聞竺(基隆市東光國小)
張聞竺2歲確診為自閉症、過動症和感覺統合失調,他的父母放棄中國的事業,舉家遷回臺灣,陪伴他走上早療之路。因他不會說話也聽不懂指令,父母為他的教育費盡心思,只要他的眼神所到之處,就立刻在他耳邊說出詞語,一遍遍教他,從關鍵字直到說出完整的一句話;每天陪他玩桌遊、讀繪本,教他穿衣洗漱,讓他在遊戲、讀書和生活自理中學習集中精力,以及練習手眼協調。
而各大醫院的復健課程、各機構的康復教學、藝術治療、各種樂器、運動,加上學校生活,都讓張聞竺的童年忙碌而辛苦,但他從不喊累,無數次的挫敗、跌倒,總是擦乾眼淚後,再勇敢的站起來繼續前行。
經過8年不懈的努力,他從口語障礙到在全校朗讀比賽獲第二名;從在課堂上摔東西、拍桌子、大聲吵鬧,到能夠控制情緒,並成為老師的小幫手;從恐懼上學到喜歡上學,並能跟上學習進度,每年皆獲頒學習進步獎。另外,在音樂上的努力和成就更是感人,他曾獲得全市特殊兒童鋼琴大賽的第一名,他堅毅的心志和充沛的行動力,足為表率。
二、〈勇網直前〉蔡家興(臺南市鹽水國小)
蔡家興幼稚園時父母離異,由母親獨力撫養他,並給予良好的身教。他在小學四年級時加入學校的軟式網球隊,教練對他特別照顧,除了代替母親帶他南征北討,在球季的練習之外,也會協助輔導他的課業。
蔡家興個性成熟、穩重,練球時勤奮努力,球技日益進步,2022年獲全國青年盃中小學軟式網球錦標賽國小男童乙組第三名、中華盃全國軟式網球錦標賽國小男童甲組第二名。
在高強度的球隊訓練中,蔡家興每天清晨6點開始晨訓,他在嚴格的自我要求之外,也會協助教練指導學弟妹,他的個性和善合群、樂觀開朗,奮鬥不懈的精神值得肯定。
三、〈活得精彩〉楊薰絜(新北市汐止國中)
楊薰絜罹患先天罕見疾病,因肌肉失養症而有嚴重脊椎側彎、體重過輕以及慢性呼吸衰竭;雖然可以行走,但是姿勢怪異,所以常承受他人異樣眼光。不過父母一直教導她正確的價值觀,所以即便與眾不同,她也不曾自暴自棄,小五和國二時,皆因品學兼優,兩度當選班級模範生。
小學五年級時,她因脊椎側彎壓迫肺臟,導致呼吸衰竭而昏迷,復原後從此只能以輪椅代步,但走過生死關頭,也讓她更加珍惜生命的每一刻。
薰絜的美術天分特別突出,國小、國中時皆曾為班級設計班服,上國中後,薰絜對PowerTech很有興趣,2022年和同學組隊參加i-Steam PowerTech青少年科技創作競賽,她負責設計造型及遙控操作,從市賽到全國賽,薰絜發揮創意,在塑型、調色、光澤各方面,使用不同媒材,精細地表現出風格獨具的作品,最終獲得國中組全能總積分第三名。
雖然疾病讓楊薰絜隨時面臨死神的威脅,但她盡力活出精彩的生命,不畏艱難,樂觀面對,值得稱揚。
四、〈人生的證明題 我才是最好的答案〉吳冠庭(嘉義市北興國中)
吳冠庭為先天性肌肉萎縮患者,終日與輪椅相伴,看到行動自如的同學們,自卑感總在他的心裡作祟。然而,老師在偶然間發現他的閩南語發音標準、嗓音優美,鼓勵並推薦他參加閩南語答喙鼓(tap-tshuì-kóo)比賽。
在準備比賽的過程中,吳冠庭逐漸發現原來自己也是有強項的、是被看重的,於是他一點一滴找回自信。雖然坐著輪椅參賽,但他可以在充分準備後表現優異,甚至可以藉由輪椅做出逗趣的橋段,成為亮點。
吳冠庭就在一次次閩南語的答喙鼓、朗讀比賽中,不斷證明自己可以發揮所長,2017年獲得嘉義市本土語言答喙鼓比賽閩南語中年級組第一名、青少年台語才藝全國選拔賽狀元,並於2020年獲頒總統教育獎奮發向上優秀學生獎,又在2022年獲全國語文競賽本土語言讀者劇場優等。
他還嘗試挑戰疊杯比賽,奪得2020年嘉義市適應體育融合運動會競技疊杯特教班融合B-1組第一名,他知道自己可以更努力,遭遇挫折便再接再厲,奮發向上的態度,足為典範。【記者 謝采耕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