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29

美國制裁中芯國際效應持續,法人估計中國IC設計商恐首當其衝,晶圓代工台廠包括台積電、聯電等可望受惠轉單效益。28日受到美制裁中芯激勵,帶動聯電股價飆上漲停10%至27.5元,今年以來聯電大漲67%;台積電股價也上漲1.4%。但中芯國際股價盤中下挫5.4%,一個月來股價累計暴跌32.3%。
外電報導,美國政府文件顯示,美國已展開制裁中國最大晶片製造商中芯國際,企業供貨給中芯須先獲得許可。27日中芯指稱未收到相關官方消息,並重申只為民用及商用終端用戶提供產品服務,和中國軍方毫無關係。
25日美國針對中芯宣布新禁令,理由為美國防部一份報告指控中芯的產品應用於中國軍事裝備。新禁令讓中芯國際很難進口用於製造半導體的重要設備,新的出口管制禁止美國軟體及設備提供商和中芯做生意。
7月中芯國際於在「中國版斯達克」上海科創版上市,是10年來中國最大的IPO。5月該集團在上海工廠的子公司從一個國家基金獲得資金。
法人表示,目前中芯國際有4座12吋(300mm)晶圓廠,北京及上海各2座;3座8吋(200mm)晶圓廠,上海、天津及深圳各1座;另有1座位於江蘇江陰的300mm凸塊加工廠。
據TrendForce估計,第3季台積電在全球晶圓代工市占率估約53.9%,穩居第1,而中芯國際占比估約4.5%,居第5。
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則表示,中國本土主要IC製造營收來自中芯國際及上海華力微電子,記憶體主要來自長鑫存儲及長江存儲。IC Insights估計到2024年,中國IC製造仍有50%來自海外,包括SK海力士、三星及台積電等。【記者 鄭惠慧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