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日表示,台灣目前防疫有成,但面對國際疫情尚未緩解,用於新型冠狀病毒預防及治療的疫苗與藥物,將是後續防疫工作的重要利器。繼口罩國家隊後,科技防疫國家隊亦儼然成形,將結合產官學研的儲備量能,以防範未來疫情若再度發生,台灣能有足夠的自我保護能力,也能持續對全球防疫有所貢獻。
指揮中心指出,在疫情初期,產學研界即啟動投入疫苗研發。例如:國衛院利用4種技術平台同步開發,最快在今(2020)年秋季即可進入人體臨床試驗;中研院開發的奈米疫苗,目前也正進行疫苗劑型與劑量的優化。前述兩個研究單位的成果均已與國內廠商洽談並啟動合作。此外,國內廠商所開發的疫苗,也預計於今年底前可進入臨床人體試驗。
指揮中心進一步表示,在新藥開發方面,國內學研界也積極研發治療新型冠狀病毒的候選藥物,例如:國衛院團隊已找到具抑制新冠病毒活性的化合物,從初步實驗結果顯示極具有開發的潛力及價值;中研院團隊則篩選出新冠病毒主要蛋白酶抑制劑,此強效的蛋白酶抑制劑,可在體外抑制新冠病毒複製;另外,長庚團隊以及國衛院、預醫所團隊也分別找到單株抗體藥物,抑制能力高達90%以上。
此外,食藥署因應國內緊急公共衛生情事需求,協助疾管署依照藥事法取得疫情初期所需之檢驗試劑專案進口。同時預估疫情發展,超前部署國內檢驗試劑、藥品及疫苗需求,提供廠商依循類似於美國緊急使用授權(Emergency Use Authorization,EUA)機制,提出檢驗試劑、藥品及疫苗之專案製造及輸入申請,截至目前為止,已核准4件檢驗試劑專案製造及19件檢驗試劑專案輸入。
為積極扶植國內產業研發疫情所需檢驗試劑、藥品及疫苗,成立專業輔導團隊,盤點國內研發量能,提供諮詢輔導專線及專人輔導,提供至少22家廠商檢驗試劑專案製造輔導及10家藥品/疫苗查驗登記輔導。此外,預防疫情再襲,食藥署召開專家會議並依決議核准1件藥品之查驗登記申請。【記者 黎明曉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