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22日坦承,今年7月25日在致電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時,的確曾討論民主黨總統參選人拜登(Joe Biden)及其兒子的問題。拜登目前是美國民間呼聲最高的2020年民主黨總統候選人。
美國媒體揭露川普曾致電澤倫斯基,並多次施壓基輔當局,要求重啟調查美國前副總統拜登次子杭特與烏克蘭布里斯瑪(Burisma)天然氣公司的關係。川普認為,拜登在副總統任內曾施壓基輔當局,要求開除一名調查杭特在布里斯瑪獨立董事會任職情況的檢察官。
拜登正在角逐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很有可能在2020年與川普對壘。拜登2009年至2017擔任副總統期間,曾主導對烏克蘭的外交政策,杭特則在2014年出任烏克蘭石油與天然氣公司「布里斯瑪控股」(Burisma Holdings)的董事,因此引發一些繪聲繪影的利益衝突指控。
《華盛頓郵報》本月18日報導,一位情報官員在上個月主動檢舉,指控川普與「某位外國領導人」通電話時,做出某種極不恰當的「承諾」。那位官員認為茲事體大,因此透過保護揭密者個資的體制內管道提出控告。
川普20日拒絕透露他與澤倫斯基的談話內容,聲稱「那又不重要」,21日透過推特表示,「這是假新聞報導,舉報人說我曾在電話中向澤倫斯基至少8次施壓,烏克蘭當局說,他們對這通友好的電話沒有感受到任何壓力」。
川普22日再向記者透露,那通電話的內容大致上是恭賀,坦承有談及貪腐,「會談論貪腐,是因為我們不希望再發生類似拜登父子對烏克蘭的所作所為」。
華爾街日報23日報導,一名知情人士指稱,川普是先要求白宮代理幕僚長穆瓦尼(Mick Mulvaney)暫緩提供烏克蘭近4億美元軍援,之後才在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通電時,向澤倫斯基施壓調查。如果川普實質上扣住軍事援助,同時施壓外國領袖在美國總統大選期間提供其政敵的不利資料,形同勾結外國勢力干預大選,美國國會議員懷疑,川普想操作這樁國會原已批准的軍援案,藉此打擊政敵拜登。
從「通俄門」到「烏克蘭門」,川普將外交政策「武器化」(weaponize),拿來當作打擊選舉對手,破壞民主體制的大棒。
川普否認這種做法有任何不當,包括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私人律師朱利安尼(Rudy Giuliani)在內的盟友,也都出面捍衛川普的這通電話。
美國國會眾議院情報委員會民主黨籍主席謝安達(Adam Schiff)則表示,如果調查顯示,川普真的施壓烏克蘭調查拜登,國會除了彈劾川普外,別無選擇。【記者 林宜然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