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劍橋分析曾介入脫歐公投

據報導,英國資訊委員會辦公室(ICO)辦公室的18名執法人員於23日晚上對劍橋分析(Cambridge Analytica)機構的倫敦總部進行搜索,並於凌晨結束。ICO表示將檢視相關資料後再決定下一步行動。

劍橋分析是近期Facebook個資外泄醜聞的主角。數日前英國媒體報導,劍橋分析機構透過Facebook收集了 50萬名使用者的個人資料,並用於川普在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的選戰行銷中,透過資料分析向特定選民精準的投放廣告,

而數週前離職的劍橋分析機構主管布莉塔妮.凱瑟(Brittany Kaiser)向衛報爆料,劍橋分析機構也曾介入英國脫歐公投,並為主要脫歐團體Leave.EU進行合作。劍橋分析機構執行長尼克斯上月才在國會表示,該公司並未為Leave.EU工作。不過根據路透社的報導,Leave.EU聯合創始人Arron Banks曾在書中提起2015年10月,他的團隊聘請了劍橋分析機構,2015年11月更在Leave.EU網站上表示劍橋分析機構將幫助Leave.EU,2016年2月劍橋分析機構CEO接受雜誌採訪時也提到公司正在為Leave.EU工作,然事件爆發後卻全盤否認與脫歐公投有關。

外界報導,2014年英國大學教授推出個性分析軟體並投放至Facebook上,劍橋分析機構透過收集用戶及朋友圈的資料,具稱掌握多達5000萬用戶數據,3月19日英國媒體也報導劍橋分析機構CEO在私下會面中向臥底的記者吹噓他們利用各種方式包括賄賂及性交易等,以取得對手的負面資料,並可精準的放到社群媒體及網路上,以取得選舉優勢。

Facebook因此個資外洩事件導致股價大跌,執行長祖克柏神隱數日後終於出面道歉並同意赴國會聽證,然網路上已然興起刪除臉書運動(#deletefacebook),電動車製造商Tesla創辦人馬斯克並刪除其擁有多達數百萬粉絲的SpaceX和Tesla臉書專頁。現代人在網路上常將個人喜好、照片分享在網路上,註冊網站時也需提供個人資料給網路公司。此事件暴露網路巨擘或國家可以輕易透過各種方式收集甚至應用這些資料進行各種活動,甚至誤導民眾、造假新聞以達成其目的等非法行為。如何在分享與個人隱私中取得平衡,也將成為未來亟需思考的課題。【記者 張欣然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