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已經不是家」 日戰地記者福島攝影展來台

「核電-擁有光明未來的能源」,距離福島第一核電場四公里的雙葉町,過去因興建了核電廠而變得繁榮,街頭立起唱詠核電的高大牌樓,然而在2011年311福島核災發生後,所有人因緊急避難指令而撤離,從那一天開始,就再也沒有人住在哪裡。

在日本戰地記者豐田直巳自311後七年來持續拍攝福島當地狀況。今年受南台灣廢核行動聯盟邀請來台,將在「勿忘福島,能源事急」活動中展出其攝影作品,述說七年來福島的改變和不被提起的現況。他表示「七年的時間,可以讓一個當時還沒出生的孩子成長,開始學習,但七年了,福島還有很多在外避難者無法返鄉。」

在昨(7)日南台灣廢核行動聯盟舉辦的記者會上,豐田直巳說明來台展出的作品,「像這樣離核電場近、受到輻射污染這麼嚴重的村莊,是完全沒有可能恢復原狀了。」豐田直巳描述,日本政府目前解除福島核災區的避難指令,推動讓過去七年來離鄉避難者回到家鄉生活。有些人在政府政策下回到了故鄉。但這些地區實際回去的人口不到原本的一成,且都是70到80歲的長輩。依他觀察終究10年、20年後還是會滅村的,因為沒有年輕人回去。「縱使這些村莊有這些年長者回去,終有一天會面臨滅絕的命運,且整體的家庭關係也改變了。飯館村的八口之家就有了劇烈的改變。家,已經不是家了。這是核災無法挽回的具體事例。」但是豐田直巳說,就是因為這樣,覺得全世界不能再發生福島核災這樣的災難,因此帶著這樣的心情來到台灣展出作品。這些攝影作品都將在本周末於高雄中山大學西子灣秘境隧道展出。

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李根政表示,311日本核災的發生,促使台灣2014年反核大遊行要求核四封存,但是核四封存後,核能問題沒有解決,台灣還有核一、核二、核三廠電廠老舊和安全管理的問題,台灣的反核運動不該停下來。而蔡政府面對2025非核家園的政治承諾,台灣的能源管理該如何處理?李根政說,政府在能源轉型的同時,面臨著核電除役和空污嚴重的問題,考驗政府的決心和治理能力。【新聞來源:環境資訊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