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測第二天 自然科偏難 國寫理性與感性兼具

107學年學科能力測驗今天進入第二天,考英文、自然和國文寫作。上午第一節考英文,試題與生活相關,如海洋漏油污染、台灣缺水問題,翻譯考超級颱風的影響及應變,作文關於排隊現象的說明,整體來說,今年素養題較多,對考生有挑戰性,屬中間偏難,五標預估和去年差不多。

下午第一節考自然,包含物理、化學、生物和地球科學,補教老師表示,自然科是近10年來最難的一次。物理接軌國際時事,並結合生活應用,時事題多,誘答選項也多,考生要能活用所學的重要概念,謹慎答題。化學偏重概念理解和應用,今年計算題大幅減少,圖表題增加,考生不僅要熟讀課本,也要對題目文意充分理解和思考,才能順利作答。

地球科學試題多元豐富,取材新穎,今年圖表題增加,有些需閱讀文字後分析推理才能判讀。而生物是近5年來最難,試題重視邏輯推理,鑑別度高,圖表題比往年增加,考驗學生的判讀能力。

今年國文寫作首度單獨施測,考80分鐘,分理性和感性2大題,不只評量考生情意書寫能力,也考驗學生分析判斷的能力與文字表述的精簡度。第一道圖表題,須分辨資訊科技如何改善人體大腦處理資訊的方式;第二題考楊牧的詩《夭》,請考生透過感官描寫,並以「季節的感思」為題寫作。

國寫首度單獨施測,有考生表示,在短時間內切換理性與感性很挑戰,有難度,補教老師林明進表示,要在80分鐘之內寫完兩大考題,確實有難度,大概只有前5%的頂尖考生才能從容答題,預計多數考生的成績會落在B到B+之間。【記者 舒潔靈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