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解決國內供電吃緊的問題,行政院8日召開「行政院排除產業投資障礙-穩定供電策略記者會」,政府提出「非核家園、穩定供電、空污改善」三大政策方向,希望經濟持續成長,確保穩定供應民生用電。
根據統計資料顯示,106年的備用容量率預估僅7.5%,低於合理備用容量率規劃值15%,而每日備轉容量率低於6%的天數,今年估計有102天,也較105年的80天與104年的33天增加,為了解決用電問題,行政院擬定三大政策方向,第一,落實「2025年非核家園」目標,「電業法」已規定,核能發電設備於114年前停止運轉,如期除役。第二,「穩定供電」,自108年起,備用容量率維持在15%以上、備轉容量率10%。第三,「空污改善」,透過環保調度,改善區域空氣品質。為達成三大政策方向,執行策略包括:「多元創能增加供給」、「積極節能全民參與」及「靈活調度智慧儲能」。
在「多元創能增加供給」方面,將強化機組平時運轉維護,並如期如質完成新發電機組興建計畫,106年至114年,淨增加燃氣機組889.6萬瓩及燃煤機組100萬瓩,但桃園觀塘「第三天然氣接收站」若未如期完成,將影響111年大潭第8號機組、113年大潭第9號機組的運轉及北部未來的供電量。政務委員張景森補充表示,為因應環保團體與社會要求,中油公司已提出應變計畫與最適因應方案。此外,擴大再生能源,達成114年占比20%的目標;其中「屋頂型太陽光電」在114年目標為300萬瓩,藉由「綠能屋頂全民參與行動計畫」,鼓勵產業與住商參與,希望提前於109年達成目標;至於「地面型太陽光電」,114年目標為1,700萬瓩,所需土地面積25,500公頃,目前已盤點25,124公頃。而離岸風電部分,目標114年設置300萬瓩。另將修訂「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使能源大用戶設置一定比例的再生能源。
有關「積極節能全民參與」方面,末來將推動新節電運動方案,邀集產業、住商及政府部門參與,並提升動力與公用設備的效率,此外,將針對能源大用戶進行節電查核,104至108年的年均節電率應達1%;並設置用電器具「最低耗能基準(MEPS)」節能分級標示。
針對「靈活調度智慧儲能」方面,未來將加強需求面管理措施,另也運用火力機組調度彈性,改善區域空汙。此外,加速佈建智慧電表,自106年起推動低壓智慧電表,預計達成107年20萬戶、109年100萬戶及113年300萬戶的目標。
賴院長表示,透過以上策略,預期效益是在114年,達成尖峰負載4,032萬瓩、淨尖峰供電能力4,691萬瓩的目標,希望經濟持續成長,確保穩定供應民生用電。[記者 黎明曉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