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11

106年7月1日起人工電子耳納入健保,今年預計有超過150名的兒童受惠。
台灣新生兒每年約新增60至100名先天性聽損兒,聽損嚴重者需植入「人工電子耳」,但電子耳的費用相當昂貴,對家長而言負擔相當沈重。106年7月起健保給付「人工電子耳」,優先以18歲以下雙耳聽力受損大於90分貝的先天性聽損兒為給付對象,對重度聽損兒童及家長都是一大福音。
林口長庚醫院耳鼻喉科系副教授暨主治醫師吳哲民表示,台灣新生兒先天性雙耳中重度聽障的發生率約千分之3,主因是基因突變所導致。因幼兒3歲以前是學語階段,先天重度聽障的孩子,若能愈早植入電子耳恢復聽力,對於發音及語言的學習成效愈好;若遲到5歲才植入電子耳,會錯過學習語言的黃金期。至於成人聽損者,吳哲民醫師說,有協助500名成人植入電子耳,其病患術後3個月內即恢復9成聽力,因此希望電子耳的健保給付也能擴及成人。【記者 陳妙華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