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8/12 文/林唐/經理
司法人員濫用公器眾所皆知,違法濫權者更是用惡法來玩弄百姓。就拿侯寬仁檢察官仗恃著擁有「公權力」,從不檢視自己起訴的案子定罪率有多低,「知法犯法」,膽大妄為居然敢竄改筆錄,做最不好的示範,讓社會風氣敗壞還不知,這款的惡檢敗壞司法公平公正的形象,是讓人民司法人權倒退的主因;又監察院對侯寬仁檢察官濫權辦案的調查案,其長官卻只提出申誡的懲處,實在無法信服於百姓。
台灣民眾對司法、稅務有高比率的不滿意,百姓積欠交通罰款拍賣透天厝的案子恐怕只是冰山之一角,要知道法務部行政執行署公佈112年欠費欠稅案高達1405萬件,行政執行署用盡手段催討欠費欠稅款,查封、拍賣、限制出境、管收,比黑道討債的手段更狠,更可怕。最可怕的是有獎金可拿的稅單自行認定所得就可開出十百千萬的稅單出來,最後就交給行政執行署去催討。如此讓民眾對政府的觀感極端不佳,也難怪民意調查,民眾對法稅等執法者的滿意度非常低,明明數字會說話,為何官員都不重視呢?
法治國家的主要要素:保障人民基本權利、保障五權分立、確保法院與法官的獨立性、行政應受法令之拘束,四者須相互支援及相互對立。今觀國內的執法單位如檢調單位、稅務機關常為求績效、速效,藉口是依法執行公務卻在在的侵犯百姓的人權;諸如執法不舉證,卻要百姓自己舉證、無犯法之例比比皆是。尤其稅務機關經常開錯稅單,年年錯,年年申訴,年年不改,只因無人更改原始資料,造成年年擾民結果。不理它損失權益,理它則又煩又氣又損口德,許多司法烏龍案件也是層出不窮,只能徒呼民意誰來尊重,小民的人權誰來尊重。
真理大學法律學系主任吳景欽指出,司法院與法務部對直播的反對理由,諸如影響審判公正、導致戲劇化、對證人、鑑定人造成壓力等,皆缺乏實證依據。若直播使法官或律師變成「戲精」,問題應在法律倫理與專業訓練,而非鏡頭本身。回顧2017年由蔡英文總統主持的司法改革國是會議,其中「強化司法透明」為12項共識之一,明文要求司法院與法務部逐步推動法庭直播。然而,截至今日,相關網站自2020年後即未再更新,改革進程形同停擺,令人憂心政府公信力與司改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