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稅追追追》踐踏賦稅人權 國家暴力換湯不換藥

 

指標性案件是85年政府以宗教掃黑為名進行的政治整肅,檢察官侯寬仁製造的「太極門假案」,試圖抄家滅門,演變至今29年尚未獲得真正平反,這個源頭就在行政院轄下的法務部,檢察官侯寬仁造假一手主導,稅務員史越生配合作偽證,最後行政執行署竟然在土地沒有完成鑑界的情況下急忙拍賣人民財產,承襲台灣白色恐怖時期整肅假匪諜的手段,國家暴力根本是換湯不換藥。

稅務糾紛占行政法院受理案件約九成以上,行政法院司法官的違失情況比其他法院嚴重很多,是專業不足還是官官相護的結果?值得警惕的是人民對法官與檢察官的不信任度狂飆84.6%與76.5%;因而,奉勸行政法院的法官不要僅憑國稅局提供的資料,就做為最後定讞的依據,因為不適任法官的剋星,已正式上路執行為民除害的任務了,而《納保法》實施七年多了,若只是在狼群中找一匹最凶的狼來照顧一群綿羊,如此的《納保法》,人民避之唯恐不及,有什麼好期待的!?因而《納保法》應該重新修改,全面檢討,儘速推動修正,以確保納稅人權利之保障。

西華盛頓大學副教授霍麗•福爾克博士長期致力於研究比較宗教及新興宗教活動,「我看到太極門案和其他同樣面臨整肅的宗教團體,非常非常相似!」像在法國,從1990年代中期以來,聖城Menderon一直有土地使用規畫的問題纏身。「因此,對於涉及台灣稅法的宗教團體,例如太極門,我深表同情。因為在這些類型的案件中,真正被評斷的其實是宗教的層面。換句話說稅務問題,只是一個把宗教層面帶出來的手段,為的是破壞該團體在社會上的形象,把它說成是一個假的團體,然後把該團體定罪!」

 德國基本法第一條規定,人性尊嚴。信仰自由是發自每個人的內心,所以談信仰自由以及人性尊嚴,就是強調尊重每個人的決定。太極門有自己的理念,不論任何人或是國家都要予以尊重。太極門人權迫害案較令人質疑的是,稅案有爭議的幾個年度判決結果是不一致的。太極門尊師重道,敬師禮表達的方式,應該要尊重。

訴願委員會、行政法院與國稅局就好比親兄弟,胳膊都是往內彎,所以又有擺花瓶或擺好看的「敗訴法院」之稱,再加上官僚主義的不良官員惡意操作,百姓永遠無法逃離少數各單位執法惡官魔掌的厄運。老百姓要終結不良稅務官員、檢警調及執行官的惡搞,百姓的法稅人權一定要抬頭,不要再漠視自己的權益,一起來拒絕惡官的踐踏與摧殘;政府應當要站在超然的立場,終結行政法院的「敗訴法院」、檢察官濫權辦案的惡名,還給人民真正的民主法治國,保障人民的司法人權與賦稅人權。
 

廣播類別: